
我爱我的祖国 (2009.国庆节
深圳万科第五园)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听祖母说:“万事不求人”。我那时还不明白其理,日渐长大后,这句话时不时涌上脑际。在青涩的青少年时代,平添了些许盲目的清高——它伴随着单纯,幼稚,又伴随着日渐孕育的抱负,一路走来。
小学时,《列宁的故事》里写列宁孩提时的诚实,以及作为伟大导师的他对于普通卫兵的尊重爱护的事迹更是深深扎根于我幼小的心田。
青少年时代读过的至今历历在目的三部长篇小说是:
《红岩》、《林海雪原》、《孤坟鬼影》。
看《林海雪原》也在小学三年级。记得我只用了几天便读完了。有人还在我家门口贴了一张小字条:
“同志,晚上睡觉请熄灯”。
父母工作的地委机关的礼堂里有人在慷慨激昂地讲述《红岩》的故事时,我已看完了那部小说;还有就是惊心动魄的反特大部头《孤坟鬼影》......
可歌可泣的小说连同可歌可泣的电影、歌曲,影响着我们这代人。那个年代,我特别想当兵。
《一个女教师的日记》(作者系朝鲜的功勋教师)则是在我风华正茂时修养了我。金老师端庄美丽的形象连同她那发自肺腑的心声让我不能忘怀。我甚至模仿她把长辫子梳成别出心裁的发髻,并且保持发型二十年!为的是“教师不要总变换发型,经常变换发型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的举手投足潜移默化地影响她的学生。这是金科玉律。
“在波浪滔滔的赣江边,有方志敏同志战斗过的山岗;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有杨靖宇将军住过的茅草房……”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这些壮丽的励志的歌声和高昂着不屈头颅的诗歌一直激励着我永远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忠于革命,忠于祖国。
虽然长大成熟后,脆弱的特别怕疼的我不止一次质疑自己:我真的能像江姐那样,竹签子钉到指甲里也宁死不屈吗?见血而头晕的我会背叛革命吗?
重回时光隧道,这些美丽的相遇如此鲜活!一切仿佛如昨。我知道,正是一次次的美丽相遇,成就了今天的美丽。
(“列宁”等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