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静看世界

(2010-10-10 14:21:06)
标签:

鲁迅

中国文学史

《药》

《祝福》

余华

《活着》

豁达

杂谈

分类: 水晶心

冷静看世界    “2010 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出现较大调整,鲁迅多篇作品被删除,而包括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等一批作品则被新选入。”——前些时候,媒体报道这一事件后,有人称之为“鲁迅大撤退”。

事实上,鲁迅的作品没有大撤退,更没有被删除。

必修课总课量减少,篇目自然减少;即使总课量维持原状,必修课中减少鲁迅作品数量,但在选修课中又增加了《鲁迅论读书》等,不是很正常吗?而数量的多少,并不一定就能说明作品在教材中的分量。重要的是,鲁迅作品的价值,是众所周知的;冷静看世界而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也是不可或缺的。

微调整中,鲁迅的《药》更换为《祝福》。我认为未尝不可。虽然两篇文章都是典范之作,但《药》的确比较晦涩。不亲临其时,较难理解;《祝福》的人物细节很清晰,相对易懂。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向前。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著名散文作家秦牧先生的《土地》也从高中语文课本中下移了。我认识秦牧先生,仅从情感上,我也希望保留他的作品。但从时代的角度来审视,撤出也不是没有道理。教材空间有限,总要有新旧取舍的呀!

前几年,一个在读高三年级的阳光男孩冷静看世界向我推荐余华的《活着》,这个2007年的高考状元认真地对我说:

“老师,《活着》这本书超好看呢!您看了吗?”
冷静看世界    ……

我看过。情节已记不清了,只是感觉很沉重。我没有年轻人那样的亢奋、狂热。这或许也是年龄和阅历的不同;也或许是性格上的差异。

由此,我想:以豁达的心胸去看待教材的微调整,我们实在不必太紧张呢。

首先,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不一定只看数量;再有,增加一些新的内容不见得就减弱了先生的光芒。

鲁迅的形象、他的精神乃至笔法对我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怎么删得去?又怎么减得了呢?!

不必急冷静看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真爱恒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