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协能救中国足球吗?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字当头
(2023-10-17 14:28:31)
标签:
新足协能救中国足球吗? |
分类: 胡侃足球 |
新足协能救中国足球吗?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字当头
来源:体坛周报 王晓瑞
2023年10月16日,中国足球协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宋凯当选
为中国足球协会主席,孙雯、袁永清、杨旭、许基仁当选为副主席,袁永清兼任秘
书长。
印象中,这是近几届足代会最冷清的一次。开会前,没有太多的喧嚣与炒作,
而足协掌门人的候选者,也悄然隐藏在大众平台之外,鲜有露面。
记者从业以来曾历经两次足代会。一是2014年1月在香河,蔡振华以“决心、
信心、恒心”为6字箴言,述说着对于投身足球的新认识和新思路。二是2019年8月
,还是香河基地,陈戌源、刘奕们所营造出的大排场,不由让人望而生畏。可时过
境迁,从历史的角度回溯前两次足代会的意义,以及今后影响,反倒令人不禁唏嘘。
2014年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大会,中国足协深入讨论了《中国足球中长
期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3)(讨论稿)》,并于2016年4月推出《中国足球
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翻开这份《规划》,在发展目标上,是将
中国足球未来发展分为三个时间段:近期(2016年至2020年)、中期(2021年
至2030年)、远期(2030年至2050年)。
其中近期目标写道,“努力实现中国足球保基本、强基层、打基础的发展目
标”。2020年以前,中国足球在这方面看似做得比较扎实,但也不是十全十美;
比如在“打基础”方面,“中国特色的足球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政策法规初
具框架,行业标准和规范趋于完善”这一条,伴随反赌扫黑全面开展,则已基本
宣告失败。可实际上,如果从新任领导班子就任的时间点来看,针对近期目标的
不成熟,即使是采取一系列改良手段,也都是补前任的锅,因为时钟已来到中期
阶段。
“奋力实现中国足球动力更足、活力更强、影响力更大,跻身世界强队的发展
目标。”这是《规划》中针对中期目标的总纲。具体来讲,就是要在短期目标的基
础上做大做强,比如多元投入持续稳定、足球产业规模有较大提高。当然,还有更
刺眼的憧憬: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达到亚洲一流,国家男足跻身亚洲前列,
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强队行列,等等。但如果换个角度看,中期规划里的个别目标,
比如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达到亚洲一流,国家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反而是在
近期阶段更为接近。不由让人产生疑问:中国足球目前的发展走向,似乎在与这
份《规划》南辕北辙。
而这正是很多人好奇的一个话题,即在这次足代会上,新任领导班子对于中
国足球的下一步发展,是继续坚持“奋力实现中国足球动力更足、活力更强、影
响力更大,跻身世界强队”,还是调过头来,重新高举“保基本、强基层、打基
础”?某种程度来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题。特别是这一任的领导,大概率
是先要做到2027年再观后效,但2027年距离2030年还有时日。也就是说,完成
中期规划之时,还要再经历一届足代会。
古往今来,路线选择通常是扮演举足
轻重的作用。比如在上届足代会,足协整
合优化内部机构,推崇以专业人办专业事,
而区别2014年足代会的是,“职业联盟”
的口号不仅得到提出,包括执委会的扩编,
更凸显出中国足协当时由“近期”向“中期”发展之决心。诚然,这一“大跃进”
路线最终无情地遭遇惨败,这里面固然有疫情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更深层次的
问题,似乎还是对于自身定位和发展环境的认识不清。比如在足球经济领域不景
气的年代,在一个出行特殊并且各种办赛困难的时间,是否还有必要坚持加大对
社会投入、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甚至还在男、女足身上豪取奥运
会和世界杯?
正所谓稳大局,才能稳人心。中国足球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稳字当头。这是
对于时与势的深刻把握,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性,但越面对困难,越要从容不迫,保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沉稳和
坚定。其实过去3年,中国足球缺的就是一个“稳”字,为世界杯牺牲联赛,为
国家队放弃亚冠,同时推出各种新政吆吆喝喝,遇上暴雷但又不能及时止损……
今天再看这些举措,最终无不落得鸡飞蛋打,前功尽弃。有时候在变局之下,
保守一点,并不一定就是错。
如果新领导班子能从这一点考虑,那可真是功德无量。现在的中国足球,真
是步子不能迈得太大。总结优良传统、坚持成功经验,逐步解决现有问题,把足
球发展拉回一个有序且正常的轨道上,也许看似微不足道,但这才是历史赋予未
来4年的最大使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