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远与沉香的黑井古镇
(2009-09-13 23:38:34)
标签:
滇北山区黑井古镇悠远制盐历史传统文化韵味文化 |
一条蜿蜒且不十分平坦的山川公路由楚雄市向北偏东方向延伸,一直将我带入一个幽静而又深邃的峡谷,在我正用迷茫的目光浏览山涧清澈的小溪和散落在山岭之间诱人的火红石榴之际,一处座落于深山峡谷之间的千年古镇如一幅埋藏数千年的历史画卷一点点地展现在我的面前:褐石筑垒、民宅错落有致排列于山坳一侧;商埠林立、小巷曲折尽显昔日交易之景色;文化底蕴、大宅小院孔孟之道与西洋建筑交相呼应;叹为观止、悠闲马车与横贯铁路在猎猎彩旗之下讲诉民风民情。这是一个深藏在滇中北部山区的小镇,是一个没有太多人知道她的山区小镇。但,这是一个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山区小镇,也是一个在中国历史尤其是在中国近代史上都应该大书特书的一个山区小镇:她的名字就叫做“黑井古镇”。
黑井古镇之所以有名不在于她始建的历史悠久(虽然她始建于西汉年间),也不在于她建在深山峡谷之中(在此处建城十分艰难),更不在于她独特的浙东建筑风格(高墙马背大屋檐),而在于她产生的方式与做出的贡献:相传由于一头黑牛而发现了一口盐井,由于一口盐井而产生了制盐与盐商,由于制盐与盐商而带来金钱与文化,由于金钱与文化而引进商品与贸易,由于商品与贸易而繁荣了此地经济,由于繁荣了此地经济而成为滇中纳税重镇,由于是纳税重镇而受到当地政府青睐,由于受到当地政府青睐而使制盐业极大发展,由于制盐业极大发展而又带动了小镇不断扩大,由于小镇不断扩大而产生了悠久的古镇文化、、、、、、,在这里,我看到了被风雨淋漓早已退了本色的制盐作坊,那水车、那盐窖、那黑与白的盐、那搬运者脸上的汗水和一堆堆白花花的银子。在这里,我看到了气吞山河的防洪大坝建筑,那高度、那厚度、那做工之精湛、那起到的百年风雨不可动摇的作用。在这里,我看到了山区古镇的迷人风韵,那传统的民宅、那石板的旧路、那武家大院的巍峨、那文化书院里传出的孔孟学说。在这里,我看到了古镇新颖变化的一页,那游客如云、那商业兴隆、那镇前停留的火车,那古镇中飘出的阵阵笑语欢歌。
黑井古镇,你的历史记载了你的“三石”之奇:石头、石盐和石榴。
黑井古镇,我却由于一种新的“吃石榴”法而记住了你:原来吃石榴是可以不吐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