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铁五局二公司田波:京沪高铁展风采

(2009-09-04 18:12:28)
标签:

田波

京沪高铁展风采

杂谈

中铁五局二公司田波:

京沪高铁展风采

中铁五局二公司田波:京沪高铁展风采

 

    图为:中铁五局二公司副总经理兼京沪高铁二总队总队长田波(中)在京沪高铁施工现场向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作项目施工进展情况汇报。

           中铁五局二公司田波:京沪高铁展风采

 

    图为:中铁五局二公司副总经理兼京沪高铁二总队总队长田波(中)为京沪高铁项目中铁五局常州制梁厂青年突击队授旗。

    编者按:“一条世界上标准最高、规模最大、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京沪高速铁路,一个耗资十一亿、占据中铁五局二公司半壁江山的庞大项目,一群同在京沪高速铁路施工一线流血流汗、奋力拼搏的战友……每天将项目上大小事情在脑子里过滤一遍,都是一项巨大的任务。”回忆一年来经历的点点滴滴,中铁五局二公司副总经理兼京沪高铁项目部总队长田波至今还感慨颇深。

    中铁五局二公司参与承建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五标19.62公里线下工程和610片900吨箱梁预制和铺架施工任务。作为中铁五局二公司京沪项目部的“掌门人”,田波凭借“横下一条心、淌下一身汗、褪下一层皮,一鼓作气、万众一心、团结拼搏,为完成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而努力拼搏”的豪情,不断练好项目管理内功,深化项目精细化管理内涵,在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成本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出了一张张精细化管理“清单”。

流血掉肉,也要闯出一条生路

    2008年5月14日上午,尚在中铁五局西安分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田波在组织安排下,来到了二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兼京沪高铁项目部总队长。“那天似乎就在做梦,梦一醒,我已经‘空降’到京沪高速铁路施工现场,成为十万建设者中的一员。”回忆起那天发生的点点滴滴,田波至今记忆犹新。

   “来到京沪高铁项目,是我人生事业上的第一场真正考验。”站在京沪高速铁路这个竞技平台上,田波笑着说道,京沪高速铁路这项世纪性、世界性工程的建设,抢占着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制高点,而中铁五局二公司承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五标段管段跨越江苏丹阳和常州两市,经六镇十七村,地下水系、管道和路网发达,空中光缆电缆纵横交错,部分桥梁跨越公路和通航河道,施工干扰极大,要在节点工期内完成业主完成的工程任务绝非易事。再加上,初来乍到,面对全新的环境,面对艰巨的任务,面对陌生的面孔,面对职工既怀疑又期盼的目光,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重重难关面前,该怎样一路绿灯过关?该怎样运筹帷幄,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思索良久的他下了决心:就算流血掉肉,也要闯出一条生路,要在京沪高铁上打一场漂亮的攻坚之战、信誉之战,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力保在节点工期之前向业主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宁做质量管理的“恶人”,也不做历史的“罪人”

    工程质量是人们对工程建设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而在施工单位项目精细化管理中,质量管理是头等大事。上任伊始,田波就将“质量胜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贯穿施工过程中,针对京沪高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提出“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面创优”的质量目标,全面建立起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紧绷质量这根弦。

    “在质量与进度,质量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始终坚持质量优先、质量第一的原则,宁做质量管理的‘恶人’,也不做历史的‘罪人’。”交谈中,田波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京沪高铁施工过程中,他从上至下严格把关,制订了一项项“铁血制度”:坚持从施工方案编制、开工报告审批、技术交底、测量放样、试验检测、安全专项方案交底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坚持技术人员跟班作业,领导靠前指挥,工前有交待、工中有检查、工后有总结的纵向三级监管制度;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制,对所有工程实行终身质量追溯制,及时查处质量问题,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不合格工程一律推倒重来……

    为将“铁血制度”落实到位,田波费尽了心力。桥梁施工,他必亲临现场指导,他对施工质量要求极严,近乎苛刻:砂石、水泥混合配比不合格,推倒重来;桩基出炉,他都要亲自组织人测量,以确保每个桩基符合标准,其主持修建的桩基个个都是I类桩。同时,还不忘给施工人员算算“质量帐”,严抓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既避免了返工浪费,又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实属划算。

    在严格的质量监管下,一年多来,中铁五局二公司京沪项目部捷报频传:常州西桥墩墩身施工、路基施工、九曲河桥墩钢筋工程、窦浦路连续梁现浇段、常州西梁场、箱梁铺架、拌合站原材料控制等7张“绿牌”纷沓而至;常州西桥段被评为“京沪优质样板工程”,是评选长度唯一超过5km的特大桥;线下多项工程质量得到各界人士和业主的高度赞扬。

    安全投入,不管多大,都值!

    为达到“安全生产无隐患”目标,中铁五局二公司京沪项目部先后投入1000多万安全环保专项资金,需要这么多钱吗?花这么多的钱,值得吗?这是《国际商报》记者抛给田波的一个个大问题。

    “1000多万元换来500多天的安全生产,不管投入多大,都值!”面对记者的疑惑,田波笑着算了一笔详细的“安全账”:“ 一块大的标识牌就要2000-3000元,一套‘五牌一图’六块就近两万,再加上其他的安全标语、警示牌、标识牌,加起来花销不少;而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复杂,高空、水上、道路交叉作业频繁,安全设施费用也在相应增加。但是,我认为还是划算的。”

    除了毫不犹豫地投入安全环保专项资金,田波始终把现场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每周的安全学习会,他总是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现场施工阶段,讲解面临的危险源和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在他的影响下,施工过程中,全线始终坚持安全生产六个不能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不能变;项目总队长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所担负的责任不能变;独立设置的安全管理机构不能变;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不能变;从严强化安全工作的力度不能变;安全生产工作重奖重罚的原则不能变;充分依靠全体建设者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做法不能变。

    通过努力,在工期紧,任务重的双重压力下,京沪二总队的建设者们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挑战天险,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至上,创造了京沪人全线500多天安(4.39,-0.03,-0.68%)全生产零事故的工程神话,在祖国大地上建成了一条“平安高速”。

精打细算,先算大帐

    都说田波管理施工现场是把“利刀”,那么掌舵项目部经济,他又是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呢?如何在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的情况下控制成本呢?

    在成本控制上,他深知材料在成本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求物资部建立了一整套材料管理程序。首先组织人员进行大范围的市场调查,收集数据,摸透行情,掌握价格信息;然后实行公开招标透明标价确定供应商,但洽谈合同与签订合同人员分离,实行洽谈合同人员回避制度。材料采购回来后,由物资人员直接运送到工地,交给施工人员点收并办理签认手续,避免运输途中出现差错。同时,相关人员会定月,定季对库存材料进行盘点,日清月结,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物资管理始终受控。

    在精打细算控制成本时,为保证工期进度,田波往往实行“先算大帐,再算小账,小账服从大帐”的原则。去年,项目部开展“大战一百天”劳动竞赛期间,工期十分紧张,原有的10套模板远远跟不上施工进度。为保证业主要求的施工进度,田波果断地作出多投入200多万元再增加6套模板的决定。事实胜于雄辩,增加的6套模板使施工如虎添翼,项目部足足提前一个月完成生产任务,为公司在京沪高铁线上创下良好的社会信誉和效益的同时,项目部间接费用开支也相应缩减了200多万元。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说起去年的决定,田波笑着说道。

没有不合格的兵,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

    如果说项目精细化管理是一盘棋,那么京沪项目部的每一个员工都是这盘棋中的一颗棋。要打赢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这场硬仗,就要充分发挥每个员工在棋局中的作用,就要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带出一支雄狮般的团队,构建一个过硬和谐的项目部。

    “没有不合格的兵,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身为管理者,必须善于组织,发挥团队合力,才能确保安全、质量、进度、效益。”在项目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田波一直认为无论一个管理者有多强,如果手下没有一批“好兵”,哪怕他有三头六臂,都是徒劳。因此,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他都不断培养“好兵”,挖掘“千里马”。通过平时细心观察,他基本了解了项目部每个职工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用人时往往能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将每个人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

    对那些没有经验、缺乏技能的见习生,田波也破费心思。一次次谈心中,他嘱咐见习生要深入施工一线,多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农民工兄弟请教学习,在工地的“摇篮”里早日成长为公司的栋梁之才。

    五百多天的的奋斗,五百多天的的凯歌,京沪项目部精细化管理正一路高歌前行。“中铁五局管段一定要在2010年1月11日完成架梁任务。”如今,铁道部发出的一道道“金牌令箭”又一次将京沪项目部推到了京沪铁路建设的风尖浪口。热火朝天的京沪高铁施工一线,田波再一次身先士卒,带领全体职工扬起劲帆,准备打一场胜利的攻坚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