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学读本》之“东里”释名有误
(2017-07-09 17:51:07)《潮汕文学读本》之“东里”释名有误
陈天资,字汝学,号石冈,饶平县宣化都上里村(今大埕镇上东村)人。嘉靖十年(1531年)登辛卯科举人,十四年(1535年)登乙未科进士,官湖广左布政使。嘉靖三十三年致仕,约同下湾吴少松相与采辑旧闻,搜罗遗逸,编纂成《东里志》。乡土教材《潮汕文学读本》(以下简称乡土读本)有一篇“《东里志*序》”文章,该文是《东里志》一书作者自序。乡土读本编者对“东里”作出的一番解释出现舛误,不符原著“东里”的意义。兹录如下:
“东里,即现在的澄海东陇。原属饶平县苏湾都,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撤苏湾置澄海县,于是东里遂归澄海属地。陈天资写《东里志》在澄海置县之前,故志中记载,仍以饶平为主,也不限于东里。”
今天澄海区的东陇,旧属苏湾都解释无误。今之东里镇一名由东陇而来,治址在东陇村,但跟陈天资《东里志》中的东里风马牛不相及。《潮汕文学读本》释文误把澄海的东里误作饶平县宣化都之“东里”,导致判述错误。盖此“东里”不是“现在的澄海东陇。”
民国28
东陇,不管在海阳、在饶平、在澄海,一直属于苏湾都。澄海县的东陇现在仍作东陇,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从海阳县析光德乡的弦歌、滦州、清远、太平乡的宣化、信宁及怀德乡的隆眼城、苏湾、秋溪等三乡八都置饶平县,隶属潮州府,东陇遂属饶平。1563年之后苏湾都隶属澄海县,东陇遂属澄海。澄海县以九溪桥(交界桥)与饶平县交界。其中东陇属怀德乡苏湾都,在九溪桥南十多里,与《东里志》之“东里”,在九溪桥东北几十里,中间隔樟林、樟溪、钱东、黄冈大片地域。澄海区内的东里,在北溪至下游义丰溪北岸,清以前曾称北沙头,东陇在北沙头西,陇西名西陇,陇东名东陇,是古自然村之一。现在的旧自然村仍叫东陇村。东陇所属镇治曾名东里,肇始于清末,1914年称东里镇,1949年曾改称东陇镇,1963年东陇又曾改称东里,至今东陇为澄海区东里镇下辖村。究其错误的原因,在于澄海县东里镇与饶平县的“东界(东里)”同名,原同属海阳县,成化十四年起同属饶平县。至嘉靖间东陇又析出,自此至今归澄海管辖。故有“东里……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撤苏湾置澄海县,于是东里遂归澄海属地。陈天资写《东里志》在澄海置县之前,故志中记载,仍以饶平为主,也不限于东里。”其实饶平县至今没有东里镇,而统称“东界”一带为东里,中心去东陇村址约百里。
陈天资写《东里志》不是在澄海置县之前。《序》文引自《潮州府志》时,被作者漏掉或没有注意末尾之题识:
“万历二年岁次甲戍冬十一月朔日书于茂林真乐园赐进士出身、钦选户部主事、兵部郎中、叙州府知府、辽东道监察御史、湖广左布政使。”万历二年即公元1574年,时澄海建置已十有余年。释文称“陈天资写《东里志》在澄海置县之前”有失察之误。仗此判言“志中记载,仍以饶平为主,也不限于东里”又多添了一个错误。《潮汕百科全书》释《东里志》:“翔实记述饶平县宣化都、信宁都的部分地方情况”。宣化、信宁二都皆在饶平,《志》以东里为名,因所述主要在宣化都的“东里”,记述也以宣化都为主,也连及南澳。今属于汕头市的南澳县,与东界同在海中互望,当时属于饶平县。而东陇——现为东里镇治所,昔属苏湾都,在宣化、信宁二都之外,自万历之前(嘉靖43年),随苏湾都割入澄海县,至今仍在澄海辖内。陈天资作《东里志》时去澄海设县十多年,东陇已不在所记范围。
1
2
3
4
5
6
7
8
又《东里名胜》十七首,该书选辑六首,分别为“大城所”、尖峰山”、风吹岭”、红螺山”、烟楼山”、鸿江(大港)”等,六处名胜尽在东里境内,都是所城、拓林和大埕境内风物,
《潮汕文学读本》共二册,我手上所持为第二册。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初版,2005年第二版,至2008年11月第八次印刷。有着可观的发行量,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其中大部分为在校生。也就是说,这是一本学生必读的乡土教材。是“汕头地方课程教材系列〈汕头----我的家乡〉之文学教材”,有规定“学生必须修习规定的学分方能毕业”(见该书封面及编写说明)。编辑发行这种重要教材的目的就是要帮助读者对家乡人文历史的了解和认知,原本出于编者善意引导的解释却出现错误,应及早改正,以减少讹传。(潮学网.2009-5-15 15:06:07重新编辑)
参考资料有<</span>澄海县志>、《汕头市地名志》、《潮汕百科全书》、《饶平乡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