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浦城章氏《祖训》

(2015-11-24 00:26:33)
                                      章氏《祖训》

                                               章信哆

                                          祖           

1為子者,當孝順以奉親。為父者,必慈祥而教子。為兄弟者,狥友愛以盡手足之情。為夫婦者,持敬讓以盡多賓之禮。毋狥私情以乖大義,毋貪怠惰以荒厥事,毋縱奢侈以干憲章,毋信婦言以間和氣,毋惹橫非以擾門庭,毋躭麯蘖以亂厥性。有一於茲,為德之累,既虧爾行,復隳爾德,睠茲祖訓,實係廢興。言之再三,各宜警省。

2人、家盛衰,係乎積善與積惡而已。所謂積善,恤人之孤,周人之急。居家以孝弟,處事以仁恕。凡所以濟人者,皆是也。所謂積惡,欺凌寡弱,陰毒良善,巧施奸偽,暗弄聰明,恃己之勢以自强,尅人之財以自富。凡所以欺心者,皆是也。是故能愛子孫者,道之以善。不愛子孫者,遺之以惡。詩曰:無忝爾祖,聿修厥德。天理人欲,自宜修省。

3家之隆替,關內助之賢與不賢。凡為婦者,事舅姑當孝順,奉良人宜恭敬,待妯娌須溫和,撫子孫以慈愛,又能佐以勤儉,如此其家未有不興者。

4婦人專以治內為職,慎勿干預外事。出境遊觀,尤閨門大戒,切勿恣意妄行,致啟外人之議。

5各祖墳墓、山林,毋失祭掃管顧。有人侵佔,毋狥情不理。

6本支宗派,一脉之親,尊卑有等,長幼有序,毋恃强欺凌。

7兄弟伯叔,同氣連枝,產業家資,公明遜讓,毋重財背義,挾私爭競。

8子孫顯者,出仕盡忠,清勤自愛。晦者,理家盡孝,耕讀治生。毋致乖悖,有玷祖德。

9尊敬祖宗,和家睦族,尊毋凌卑,幼當敬長,毋致因利害義,有傷風化。

10祠宇整修,春秋祀典,毋致失期廢弛,有違祖訓。

11富毋自驕,貴勿自傲,免致開罪鄉黨,有乖大體。

12婚婣擇配,朋友擇交,毋致贪慕富豪,有辱宗親。

13周窮恤匱,濟人利物,须隨處量力施行,毋致悭吝有傷厚道。

14冠婚喪禮,稱家有無,毋致襲俗浮奢,有違家禮。


 

上述内容十四则,名曰“祖训”,与《太傅仔钧公家训》同刊于《章氏会谱》,是大家熟知的冠名《太傅公垂诫》之外的又一家训。 原刊于道光时重刊的《全城阴德志》,《章氏会谱》有一段引录文字:“是书(谱)相传已久,然板存浦城,居会稽者向浦城购求始得有之。故存于道墟者罕甚。道光庚子,廷相有重刊之志,而族叔午亭亦同有是心。因细阅旧刊,间有舛错者,为之更正,急付开雕,非敢云表扬。前烈冀是书得广其传,凡子孙之散居各省者,咸知全城之实焉耳……是集或序、或传、或记、或诗、或联、或匾,无非褒扬太傅公练夫人之德,子孙常兢兢祖述,达则尽忠保赤,穷则睦族和乡。前型具在,幸各振拔,以无忝家声,是所望也 。”(见贻贤先生《章氏会谱》德庆初编卷三十“凡例”)。至民国初复刊于《章氏会谱》,由贻贤先生又加了按语有以说明:“道光二十年重刊此志《目录》,原编四卷,尚有《庆系图谱序》、列祖诰命、像赞、家傅,暨练夫人墓图碑记,东坡所作《庄简公思堂记》,《送特制公赴郑州序》,宋潜溪三益公《看松庵记》等文,今谱序、制诰、像赞、传记及十五子后裔聚居地方,已见《会谱》,是以不复再发,以免重复。其綡公权尚书吏部侍郎诰并御制、侍郎服公画像、图序及曹赵二公赠诗,核之《鸿庆居士集*綡公墓志》,暨《陈龙川集》,内服公行状、出身、仕履,殊嫌未符。与重修祠志、序文无甚关系者删去一二篇,余仍其旧。目录另行编次,以祖训应列在前,各序须按次序也。贻贤谨识。”可见,道光庚子之前,“祖训”保存于浦城,且相传已久。
        
《章氏会谱》有《太傅仔钧公家训》长篇二十四则,贻贤先生同时加了按语:“道光乙巳原乡白马章氏修辑族谱,生员文炳元二君求序于族叔祖丙奎公,其谱内所载:太傅公家训数十条,皆恺切详明,足为保家守身懿戒。丙奎公尝择其尤要者二十四条,于咸丰九年付梓,以示族人。贻贤谨按。前刊(《原乡白马章氏族谱》)家训为‘太傅公垂诫’,凡属子姓皆当恪守。”《太傅公垂诫》原有数十则,丙奎公只择其尤要者二十四条,至民初之《章氏会谱》,又从《原乡白马章氏族谱》辑录,经由贻贤先生改称才名为《太傅仔钧公家训》,谱辑仍为二十四则,不是今日所见196字之“家训”(详见《章氏会谱*太傅仔钧公家训》)。
        “祖训”则由道光二十年重刻浦城《全城阴德志》全文引载,沿称“祖训”之称。在重视宗法的封建社会,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妇女则要求尊守妇道。“祖训”内容规定族人在伦理上或道义上应守的原则相承不变。这种以孝为先,以诚为本的家庭道德观念与宗法制度下的诸多庭训大体类似.福建省浦城甘跃华先生在“《解读浦城历史名人的道德文化》中有很精劈的阐述,他说:“从道德文化的概念范畴来说,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理念向来有‘八德’之说。‘八德’指的是,‘忠、孝、节、悌、礼、义、廉、耻’。这‘八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是要义,是精华,是人生的基本准则,是社会的伦理规范。”我说,它是每个家族立足的根本,因此首先是家和万事兴 。我们知道家训是从古传下来的,而这些道理在“祖训”和《太傅仔钧公家训》中完全得到体现。《太傅仔钧公家训》第一则是“忠君上”,第二则是“孝父母”,第三则是“友兄弟”,第四则是“别才妇”,继之是“睦亲族”、“教子孙”等等。     
       
作为家训,它不是独立的,不是特有的,都有其思想与文化价值。是篇“祖训”作者不详,但从内容上已反映出作者的时代背景。如果说《太傅仔钧公家训》的作者就是仔钧公,“祖训”的作者也可以说是仔钧公的先祖,以此类推,“太傅书院”和“钦县章氏太傅书院图记”石印也是五代时期的实物遗存了。钱文忠及我们章氏很多人就有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结合其时代的思想特性,可以看出,《章氏家训》根本不是五代仔钧公的遗作。何况“戒石具左",而内容不见,将以何教示规儆子孙?再若“祖训”之祖也不能视为章氏之祖仔钧公。《太傅公垂诫》被多地宗亲刊登,特别是上了“百家讲坛”,继之又被“中纪委网”评为优秀家训而流传较广,却被错误地裁切和错误地定位。而与《太傅仔钧公家训》同刊于《章氏会谱》的“祖训”,却没有用太傅冠名而被忽视。严格地说,《太傅公垂诫》即《太傅仔钧公家训》,是湖州原乡章氏的家训。“祖训”则明显是浦城章氏家训。只是,《太傅仔钧公家训》的内容比浦城《祖训》更为深化和细化,是随着时代的更叠和礼俗的演变而跟进的。本文的主旨,不在于家训的作者孰是,不在于其价值之厚薄,而重在事实,重在践行。


第十三册·章氏会谱德庆初编卷廿九之卷三十

原刊凡例
一是書相傳已久然板存浦城居會稽者向浦城購求始得有之故存於道墟者罕甚道光庚子廷相有重刊之志而族叔午亭亦同有是心因細閱舊刊間有舛錯者為之更正急付開雕非敢云表揚前烈冀是書得廣其傳凡子孫之散居各省者咸知全城之實焉耳

謹查道光二十年重刊此誌目錄原編四卷尚有慶系圖譜序列祖誥命像賛家傅暨練夫人墓圖碑記東坡所作莊簡公思堂記送特制公赴鄭州序宋潛溪三益公看松菴記等文今譜序制誥像赞傳記及十五子後裔聚居地方已見會譜是以不復再發以免重複其綡公權尚書吏部侍郎誥並御製侍郎服公畫像圖序及曹趙二公赠詩核之鴻慶居士集綡公墓誌暨陳龍川集內服公行狀出身仕履殊嫌未符與重修祠誌序文無甚關繫者删去一二篇餘仍其舊目錄另行編次以祖訓應列在前各序须按次序也貽賢謹識

城陰德誌目錄
原刊凡例
祖訓
重修章氏譜誌序    裔孫興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