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浪漫意大利——圣地梵蒂冈

标签:
天主教万神殿圣彼得大教堂圣殇梵蒂冈旅游 |
分类: 地中海沿岸 |
大清早,我们便进入梵蒂冈城,本来听闻梵蒂冈博物馆珍宝众多,很想一饱眼福的,谁知到了门口,看到排的队伍足足有一公里长,比梵蒂冈本身都壮观多了。我们沿着队伍走了15分钟都没走完,简直是我见过最长的队伍,马上就兴致全无,直接跳过去往圣彼得大教堂。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大教堂变得格外耀眼。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由教皇掌权,两百年来都是天主教举行各大宗教仪式的圣地。教堂具有罗马式和巴罗克式建筑风格,最早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称为老圣彼得大教堂。据说,耶稣12使徒之一的圣彼得就被葬于此。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天独厚教堂,贝尔尼尼、米凯朗基罗、拉斐尔等意大利最著名最顶级的建筑师与艺术家都先后参与了圣彼得教堂长达120多年的重建,因此这大教堂不但具有神圣的宗教意义,更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
我们进入广场,广场两边柱廊环绕,形成椭圆形,中间是方尖碑。据贝尔尼尼解说,这象征圣彼得教堂的“教堂圣母”地位,两边柱廊犹如手臂,慈母般的拥抱天主教徒,予其坚定信仰;拥抱异教徒,将其纳入教会之中;拥抱非信徒,使其受到真正信仰的启迪。我们也根据贝尔尼尼的设计,站在喷泉和方尖碑的中点,往一边一看:柱廊果然全变成单条的了!有近300根的廊柱能设计得如此精确,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教堂周围及天花板上的雕塑都精巧细腻又不失大气。如此宏伟的教堂,想不到也是免费的,不过进入教堂可不能穿得太随便,短裤和吊带都是不允许的,门口也写有标示。由于进入教堂的人太多了,我们也只能排队等候,分批进入。在经过廊柱时,瞥见一小门中穿着华丽的人,莫不是教皇?
教堂内部更是富丽堂皇,不愧为世界第一,各种精美雕刻艺术更添了一份高贵典雅。米凯朗基罗的著名雕塑:圣殇——描述圣母玛丽亚抱着死去的耶稣,心中充满哀伤,但又要平静接受上帝的旨意的复杂心情。你看不出玛丽亚的哀怨和悲愤,可她眉宇间的暗暗忧愁却让人深深体会到失去孩子的母亲痛苦的心情。据说这是米凯朗基罗年轻时,25岁时的作品,当时的他并没什么名气,可天才的创作使很多人都欣赏他的作品,米凯朗基罗听有两个人在讨论圣殇是谁所做,最终讨论结果是当时一位更有名气的雕塑家所作的,他一气之下,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圣母的左肩,这也成为了米凯朗基罗唯一的签名作。年纪轻轻就能把圣母丧子的复杂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有的时候,我常说:有些事真的不是努力就能得来的,天分就是无人能及的,特别是在艺术领域。教堂中四处布满了大理石的雕刻,显尽了富丽堂皇。一般进教堂就跟进寺庙一样,很少有人拍照录影,但这里可是世界闻名“第一教堂”,来此的摄影师也不在少数,所以教堂内随便拍照,没有限制。
青铜华盖和青铜宝座也是圣彼得的珍宝,青铜华盖是贝尔尼尼为教堂做的第一件作品,用时9年才完成,有5层楼那么高,下面还摆了99盏长明灯。青铜宝座则被传为是圣彼得的真正宝座,镀金的,上面有象牙的装饰,背后还有两个小天使。不过对于我们普通游客来说,大多都是外行看热闹,对其背后的宗教艺术价值并不熟悉。
出了大教堂门左手边就是梵蒂冈自己的邮局,有不少人来这里购买纪念邮票,或给自己寄明信片,为的就是一个梵蒂冈的邮戳。我们也给自己寄了一张明信片,而且这里的邮票图册价格都算合理,我们也买了两套现任教皇本笃十六世的邮票。这附近有好多修女嬷嬷,连收银员都是,她们身着素装,一脸的平静,对她们来说,侍奉主应该是件很美好的事。
下午我们路过天使堡,这也是贝尔尼尼的杰作,一座中世纪的要塞,不过没进去,学生票也要7欧,很多人也是在外面看看就罢了。
万神殿、许愿池这些景点可谓人山人海,都来这里体验夏日的热情了,万神殿门口还有很多非洲移民在卖假包的,后面来了辆警车,这些人就想见了城管一样,卷起包就跑……看来这也不是独有的啊。万神殿门口的巨柱全是整条大理石所建,大门具有希腊风格,而里面又是巨大的圆形穹顶,顶上还开个天窗,很多人是躺在地上往上照相。这里供奉着罗马的诸位神祇,顾名思义——万神殿。神殿门口又是方尖碑,我确实觉得很神奇在西方国家四处可见埃及方尖碑,在这里尤其,几乎每个广场上都有。许愿池的情况就更可怕了,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在这里不作为形容词使用,而是事实。我垫着脚尖、站在最外层的阶梯才能勉强瞻仰到海皇波塞冬的尊颜。所有的游客一看到有空隙就马上填补,争先恐后地往水池里抛洒各国钱币许愿。烈日照向水中,钱币的光芒反射,整个池子波光盈盈,闪得人睁不开眼。也有游客见此壮观的人潮叹口气、摇摇头、相视而笑。本来温度已经高了,再加上这么多人,我们个子矮算吃亏了,看不清不说,还都快缺氧了。赶快扒开人群,冲出来吸一口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