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近精读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大传》,受益匪浅!

(2009-06-21 22:36:03)
标签:

苏东坡大传

年谱

别集

杜甫评传

李一冰

杂谈

分类: 【兴怀感发】散文随笔

     研究生的读书生活将近一年了,这期间我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阅读唐代诗人别集上,按照导师开列的书目,一本一本地读。有时急于追求速度,粗枝大叶,未免囫囵吞枣而食之不化;有时亦能有所思考,遂撰成文,难获嘉赏,却自有另番乐趣。

     但自五月份开始,我便有意识地翻看一些近似于年谱或传记系列的著作(有的虽然是一些通俗性的读物,但仍具有很强的知识性与可读性),如莫砺锋的《杜甫评传》(南大出版社)、陈贻焮的《杜甫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周勋初的《李白评传》(南大出版社)、缪钺的《杜牧传》(百花文艺出版社)、倪其心及钱冬父的《韩愈》(中华书局)等。因为总觉得这些专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别集中所存在的不足。有些屡经后代学者整理的别集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也融入了年谱的研究成果(如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和钱仲联的《韩愈诗系年集释》),在时空经纬上架构了一个知识体系,但在参合时事流变、梳理形迹脉络、考索交游行年等方面多有欠缺,当然这些皆由体例之限所致,不可苛求。

    因此,我觉得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阅读一些关于诗人年谱性质的传记,对于全面理解诗人及其作品,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正废寝忘食般地精读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大传》(九州出版社),该书共有两册,第一本即将读完。感触颇深。

    作者将苏轼放在一个庞大的时代政治文化氛围的大体系之中,以政治时事为背景,以交游历官为触点,以诗词作品来敷演,并参合各种史料笔记,从而将历史上的苏轼形象完整地勾勒在读者面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