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早教游戏认识事物形状颜色自已决定亲子关系育儿 |
分类: 成长路上 |
很多人问上早教机构有没有用,这个我不敢确定,因为种种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畅畅并没有上过一天早教课,但我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我了解过的很多早教机构,我觉得都太过流于形式了。在我看来,早教应该是由爸爸妈妈来做。原因在于爸爸妈妈最了解孩子,了解孩子才能知道孩子的兴趣及需要所在,现在很多早教课很丰富,有烘培为主题的,有画画为主题的,有其他的,如果一味地为了早教而早教,令孩子觉得早教课是个负担的话,岂不是得不偿失。
而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机会,看看我们这个没有上过早教课的孩子,有些怎样的早教机会呢?
一、胎教
有的人注重胎教,有的人不注重,我觉得这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孩子在娘胎时都有哪些机会,比如我,啥优势啥特长没有,怀孕时闲着没事干,于是便照着书本来学着做,给孩子听柔美的音乐,在有胎动开始时与孩子一起隔着肚子玩游戏,给孩子读书......,可是孩子出生后,我确实没有发现和书中所说那样---当孩子再听到那些音乐时会有熟悉感会更安静。但在畅畅一岁半后,我发现畅畅在乐感方面表现比我和老公可是有优势多啦,节奏感特别好,一旦听到音乐,就可以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晃动.....
二、乱涂乱画
我不懂画,但是我发现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涂涂画画的,所以在畅畅刚学会拿笔我便买了画板,画笔给他乱画,并且自己陪着他,随便他画个啥,只要有点样子,便会类似地问他:畅畅,你画的这是啥呀?咦,是个鸡蛋?哦,不对,是个球?他就会想到这些形状相似的东西,然后一个一个地说出来。(可惜我没有相机,不然可以拍下来)这是在认识形状方面。
随后,我会取出不同颜色的笔给他,用绿色的画片叶子,用红色的画朵花,用黑色的画个小人儿,用黄色的画个香蕉等等。这些物品都是生活中早就教过他的,所以他记得很清楚。
这里提到认识事物,我觉得在农村生活真的是太好啦,吃的天然不说,还可以带孩子去认识很多事物。我只要有时间,都会带着畅畅去菜市场或者超市,有段时间,是他认物的敏感期吧,最喜欢指着看见的东西嗯嗯叫,那时他还不太会说,所以我的任务就是,他指啥我告诉他这是啥,有时他会一直指着这个事物,我就会一直说,当然可能方法会不太一样,比如当他指着菜时,我会说这是什么菜。如果他再指,我就说XX 菜,这是他的叶子。再指,我就说是绿色的.....如此反复,很快,他就认识很多事物了,因为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他时啥时认识这些的。最特别是,畅畅生活中基本没有爷爷这个角色(因为爷爷在老家,只在周岁时见过一面),但是畅畅每每看到老一点的男性,便会说,爷爷。
三、出门散步
我记得《育儿百科》上写道,应该多带孩子到户外玩,而且在游玩时可以边和他聊天,告诉他看到的事情或事物。我于是每每看到啥会告诉他,甚至会编点故事,比如带他去河边,他一看到水便会说鱼,于是我开始编:河水里有鱼吗?这水太少啦,鱼离了水怎么活呀?鱼肯定都游到别的地方啦,是往哪游呢?然后他开始想,想来想去,便说,鱼儿bye-bye。我晕倒。
四、让孩子参于到生活中来
有人可能会不赞同这些,觉得孩子懂啥呀,但我观察畅畅,我发现可不能以小屁孩来评价他,因为大人说啥他都懂,所以我想其他孩子也是这样的,只是每个孩子的表现不会都像畅畅这样马上就反抗了。每天出门前,我都会特意告诉畅畅,我要去干嘛。每天会给他两样选择,自己决定吃啥早餐。现在冬天,我会征询他的意见今天是否洗澡。我也会随他自己的决定出门散步往哪走。甚至给他买新衣服时,我都由他自己选,他选中了,基本上就是我们买的。
所以我觉得早教不早教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爸爸妈妈是不是真的花了心思陪孩子,我记得我常看电视时,TVB有个公益广告是讲孩子抱怨父母不真心地陪自己的。我觉得,早教的真正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培养出神童,而是,让父母多些真正陪伴孩子玩耍的机会,并且从玩耍中教会孩子认识世界,认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