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内核与外现
标签:
美食 |
分类: IT那点事 |
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事物的外现;而我们看不到的内核,才是真正实质性的、有价值的东西。在此次2015awe上海家博会,海尔占据了最大的2300平米展区,连续开了多场发布会,推出了7大生态圈,以及数十款智能家电,其声势不可谓不浩大。
你所能看到的外现是: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厂商,它真的很努力,也确实有实力;而你所看不到的内核是,它对智能家电的理解有何不同,以及背后的危机感如何推动它不懈变革,这才是最值得去探究,也是此次家博会最有趣的地方。
1、什么是智能家电的“智能”?
连接了互联网,用手机控制开关,这是一种理解;足够节能与环保,对现有家电做一次升级换代,这又是一种理解。就海尔的理解来看,智能家居首先是系列。单件的家电产品并不构成智能,只有把不同类型的家电连接在一起才构成“智能”。
空气生态圈,是把空调、空气净化器、智能控制产品等进行连接,支持自由组合;美食生态圈,是把冰箱、酒柜等进行互通互联;用水生态圈,则涉及到热水器、饮水机与水循环。其中的最新网器除了已经发布的用水、洗护、美食和空气圈,尚未发布的还有娱乐、健康、安全生态圈。
打造生态圈的最大好处在于,解决了用户抉择困难的问题。不知道如何选择智能家电?不知道如何去组合?那就选择成套的解决方案,一应俱全。
2、为什么要构造“智慧生活”?
有句话说得好: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家博会上的厂商,大部分在卖产品,一部分在卖技术,少量的在制定标准。比如U+,它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一款app而已;说不简单,它管控了海尔七大生态圈,同时也支持接入其它品牌的智能家电,U+的愿景,就是成为智能家电的标准之一。
在这句话之外,还有四流的企业卖服务,以及超一流的企业,他们卖的是理念。创新与改变世界,这是苹果的理念,它从不说自己能给你提供什么服务,它的屏幕大小、内存容量也不是决定你是否购买的关键理由,它只是说,我一直在突破,一直在创新,我们每次新发布的产品,只是这种理念的体现与证明。同理,海尔打造生态圈,也是在打造一种理念,一种“智慧生活”的理念。
至于干湿分离、高效压缩机、最新变频技术,这些听起来很酷,但是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关心,一种新鲜、健康的智慧生活态度。大滚轮,高效率,免清洗,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关心,一种洁净、便捷的智慧生活环境。用户购买一件家电产品,很多时候购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厂家也不是在向所有消费者推销产品,而只是给相同理念的人提供价值。
3、30年来的第五次“转型”?
中国最有危机感的企业是阿里。马云通过自己的公开演讲来给内部、外部泼冷水;海尔类似,它通过内部组织的变革,以及外在的强力动作来对抗可能到来的时代危机,比如频次极高的发布会与展会。
海尔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30年来,海尔唯一在做的,就是适应不同的时代,80年代讲名牌战略,90年代多元化、国际化转型,00年代全球化转型,一直到如今的第五次转型:海尔希望从一家传统家电制造商变成一家互联网公司,希望把工厂工人变成人人创客,希望从以kpi为核心的管控型组织变成平台型组织,把大架构变成小单元的“小微”,以用户买单来决定员工工资收入。
企业由人组成,产品由人研发,解放了人的创造力,以及对组织结构自上而下的革命,或许才能真正的实现互联网转型,以及迎接未来的第六次、第七次的转型。
结语:
海尔一直在变。基于人与组织的变化,是海尔集团最中心的内核,也是其发展的源动力;智慧生活理念的打造和u+标准平台属于内核之外的外核,至于专利技术、智能家电产品以及家博会的展台,都是围绕在这个内核之外的一层层外现。
世上最大的不变,就是变。要想成为时代的企业,就需要从内核到外现,不断的变化着、适应着。这个道理,不仅仅适合大企业,或许也适合创业团队。
尝试容纳文艺与科技。作者张小湖,作者正在筹划一个创业交流群,供创业项目创始人或者ceo们交流经验,互换资源。有意者可加作者微信号:494265541,注明公司姓名与职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