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邀杜拉拉与王跃文共舞
(2010-11-26 16:58:29)
标签:
图书码堆畅销书展示杜拉拉王跃文杂谈 |
分类: 其它 |
每次走进书店,总能看到在店堂的醒目位置,码着一堆堆的推荐图书,或螺旋上升,或巧妙交叉,各种造型很是吸引读者的眼球,图书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跳动起来。这些造型是如何产生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呢?带着这样的好奇,YMG记者邀请业内人士为读者揭开谜底。
“码堆”是巧妙的促销手段
按图书界的术语说,这样的图书展示叫做“码堆陈列”。在各地的大型书店,“码堆”是不可缺少的。在烟台,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大书城内,“码堆”是员工的“必修课”,也是书店形象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所谓“码堆图书”,就是把畅销书、新书等集合在一起,以图书名称作为“码堆”分类标准,同一图书堆砌为一摞或几摞,缩减读者从书架上寻找、挑选的过程,以图书陈列的跳动性、宣传变化的醒目性直接引起读者的注意,强化其购买欲望。这也就意味着,“码堆”不仅是书店的形象展示,更是一种巧妙的“促销”手段。
13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南大街新华书店购书中心,书店尚未开门,工作人员却早已忙碌起来,整理书架、对一些新书或畅销书重新“码堆”或适当“修补”。记者看到,几乎每一个主题分类的书架前,都有已经“造型”好的书堆,螺旋式造型最为普及,还有的仿佛孔雀开屏、聚宝盆等。
孙琳琳是文学类书架的一名工作人员,她正忙着码放一个“四大名著”的书堆,在她看来,这种经典类图书不像那些新出的畅销书,所以摆放时要适当庄重些,所以她的“码堆”看起来像是一个多边形的“水井”,“就当是井吧,每个人都能从名著里提取营养。”她笑笑,“或者把这看作是聚宝盆也行!”
稍后,小孙又来到“重点推荐”的书架前,这天要码堆的是“杜拉拉”和王跃文的新书。“除了经典作品外,码堆一般是针对那些引人关注的新书或者近来卖得很好的畅销书,要让读者一眼就看到它们,并且印象深刻。
在另一侧,工作人员王为鹏码放的“郭敬明”也很抢眼,他说,自己经常会从网上查看一些码堆的图片,看着好看,就尝试一下,其实有时并无固定的主题,要的就是“新鲜”和“抢眼”。
每每一件“码堆”完成,他们都会好好端详一番,看着自己的“艺术品”,有一种成就感。小孙说,家里藏书多的朋友,可以自己动手尝试一下,说不定也能摆出“花”来。
的确,码书看起来像是“专业活”,其实挺大众化的,谁都可以尝试去“码”,“码”出来的造型也各有千秋。当然,其中的“道道”也不少。
业内人士称,图书陈列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橱窗陈列,一种是造型陈列,造型陈列成为近年来的主要展示方式,无论是书店还是大型书展,巧妙的“码堆”最吸引眼球。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有效的“码堆”能提升30%左右的销量。
记者了解到,许多书店为此也会专门举办创新“码堆”大赛,各种创意被调动起来,于是“蝴蝶”造型、“OK”造型、“喜庆红灯笼”造型等等,成了书城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烟台新华书店一位负责人表示,每次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外地书店的“码堆”经验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顺手拍张照片,带给员工看看,学习并创新。“在青岛书城,《于丹〈论语〉心得》码堆,书城用书腰拼出‘于丹’字样于堆头中,非常醒目直观;在大堂处,他们借助桅杆的道具用图书码放出一艘大船造型,很是壮观……”
让图书动起来,让图书摆放成“艺术”,也是生活的一种乐趣。
相关链接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2010-05/14/content_2975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