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众日报:王跃文对《苍黄》还有遗憾

(2009-11-02 18:00:36)
标签:

儒雅

慷慨

对比

贬损

遗憾

细节

杂谈

分类: 媒介_访谈

 

□本报记者 佟化文  本报通讯员 信明栋

    

    “对于‘官场小说第一人’的称谓,我感到惶恐。”9月 19 日,到德州签售新作《苍黄》的王跃文,面对记者,不止一次这样说。
    他说,“官场小说”的说法,只能视为小说的分类概念,也有的把这类小说叫做政治小说或政治文化小说,这只是表述的需要。对于“官场小说第一人”的称谓,早已不是我愿不愿意接受的问题,人们早就这样说了,我有什么办法拒绝呢?!

    王跃文小说充满现实主义色彩,揭露现实,入木三分,针砭时弊,淋漓尽致。可面前的他,举止儒雅,和蔼可亲,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冷峻或冷漠。
    “很多人觉得我的作品审视生活的目光都是很凌厉的,但见面后感觉我很随和。面对社会,不必时时刻刻摆出慷慨激昂的样子。虽然生活中会有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但再怎么激愤也是没用的,时间会解决很多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些激进的人让走得快的人不满意,也会让走得慢的人不满意。”王跃文说。

    因为他创作了《国画》、《苍黄》等揭露官场的小说,有人说这些作品是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王跃文直言:我不赞同这种说法。拿《官场现形记》和我的小说比,是对我小说的贬损!
    他说:“我以为,虽然《官场现形记》有文学史意义,艺术境界并不高,如果把我的小说跟其比较,我不同意。我的小说尽管写得不好,但比《官场现形记》要好一些。我的小说虽然偏重于批判,锋芒也很凌厉,但并不是刻意曝光黑幕。”

    王跃文在博客里说:“生活的希望总是有的,但在我小说的内在环境里我看到更多的是失望。”
    对此,他解释说,生活是充满希望的。我作品中的“失望”,是想通过作品对社会进行观察和思考。如果读者在阅读时同我一起观察与思考,那正是我希望的。还有,我不希望读我小说的人与作品里的人物对号入座。我先后在县市省机关工作17年,对各级人物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比较熟悉,所以在创作中对人物的一个眼神、一句对白、一个姿势都写得很细致,因此读者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人物都是塑造的,并没有刻意去寻找原型。

    对有网友“王跃文的小说现实性很强,对时弊的抨击和揭露很深入,但在立意和高度上有所欠缺”的说法,他辩解说:“我的小说都不是以情节取胜的,写的都是生活的常态。生活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大事,越是常态越能体现生活的本质。我觉得,写小说重要的是塑造人物形象,讲述故事。把人物塑造好了,把故事讲好了,对生活的观察就体现出来了。”

    自己把《苍黄》与《国画》比较,他说,《国画》郁愤的情绪字里行间很直接地表露出来,《苍黄》也有郁愤情绪,也有痛苦和失望,但没有直接付诸笔端,《苍黄》比《国画》写得更老辣。一个作家想突破自己非常不容易。我对《苍黄》比较满意,但还是有遗憾,比如在写一个情节的时候,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地处理成一个人的问题了,影响了小说的思想性。

    相关链接http://www.dzwww.com/shandong/sdwt/200909/t20090922_507829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