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小玉石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拥有一段美好的、难忘的、并且值得回忆的童年时光。而在每一个人的认知世界里,童年又有着不一样的快乐和梦想,当我们在父母的宠爱中渐渐长大,曾经告别的童年时光,又会有多少记忆的碎片值得我们去重温?当我们告别青春,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在繁华的闹市之中,几曾何时又会记起童年的趣事?童年,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未曾被遗忘,童年的梦,就像一颗珍藏的糖果,也会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时刻被我们拾起,放在嘴里一遍遍的舔舐,每一次都是甜甜的回忆。
于我而言,童年就像一幅画,一幅绚丽多姿的画,纵使再美轮美奂,也无法回到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中去。偶尔,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时常也会留意观察身边的孩子,从他们身上寻找自己曾经遗失的快乐。今年八月,去帕米尔高原的时候,在塔什库尔干县的达布达尔乡一个偏远的山区里,与几个塔吉克族的小朋友不期而遇。适逢暑假,他们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山区牧场里,帮着父母放牧打草,期间也会爬上海拔五六千米的雪线上采摘石莲,在通往国门的公路两旁向游客们兜售,赚一些钱来填补家用或买一些学习用品。
有些五六岁的塔吉克孩子,在放牧的时候采一些蘑菇自家食用,采的多了,也会拿来摆在路旁叫卖。这些高原上的菌类,食用营养高,味道鲜美,在帕米尔高原上,很受食客的欢迎,但由于产量不大,而且很难采摘,所以价格会很贵,鲜菇每公斤卖到一百多元。在莽莽昆仑山脚下,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塔吉克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克服着高寒缺氧的恶略环境,一代代的生活在迁徙不定的游牧山区里,从童年走向青年,然后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而后追赶着羊群,挥舞着牧鞭,踏着千年的积雪步入壮年,他们与世无争,悠闲自在的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艰苦而快乐。
在达布达尔乡距中巴界点的一个临时牧区居住点,认识了一位叫恰帕尼的塔吉克族小女孩,十三岁上初一,她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妹妹一起居住在这个临时放牧点,家里养了十几头牦牛和一百多只羊。恰帕尼告诉我,她家有三四个这样的临时居住点,一个是冬天的放牧点,位于昆仑山的南面,入冬时节,南坡的气温要高一些,那里水草更加丰盛,九月初她的爸爸妈妈就会赶着羊群和牦牛去那里放牧。一个是春天的放牧点,位于达布达尔乡东面的山坡上,春暖花开的时候,这里的水源充沛,绿草茵茵,是牛羊觅食的最佳场地。
恰帕尼悄悄的问我,她可不可以用她采来的石莲换我的零食,她说她自从放假到现在已经好久都没有吃过了,这里没有商店,弟弟妹妹每天都向她嚷嚷着要吃的。以前,她在县城上初中的时候,没到周末回家,都会给弟弟妹妹们带上一大包零食,如今放假了,回一趟县城一百多公里,很不容易,爸爸妈妈忙着放羊做饭,没有时间会给她们买这些零食。听了她的这些话,我顿时鼻子一酸,眼泪骤然而下,我回到车里,把买给虎妞的所有零食都收拾起来送给了恰帕尼。

这是恰帕尼的弟弟,六岁,上小学一年级。我来的时候,他在自家的羊圈旁一个人正无聊的玩着一个破烂不堪的铁盆。

恰帕尼的妹妹和弟弟。看到我们来了,妹妹也从屋子里跑出来,弱弱的走进我的镜头。

牧区临时居住点,这里有很多这样的石头砌成的房屋,房顶上晾晒着一坨一坨的牛粪,牧民们捡来晾在屋顶上,冬天用来取暖做饭,充当燃料。

达布达尔乡的青稞,这个时节,已是八月底,,但高寒地区农作物要比海拔低的地区成熟很晚。

恰帕尼手拿石莲和妹妹一起站在路边。

弟弟也学着姐姐的样子在向途径此地的游客售卖石莲。

恰帕尼的妹妹和邻居家的孩子。

刚刚从海拔五千多米的雪线上采摘下来的石莲。

恰帕尼和她的妈妈。

恰帕尼的爸爸。

恰帕尼的爸爸在向我们展示他泡制的石莲酒。

恰帕尼的邻居。

有游客买了石莲,妈妈说今天终于开张了。

恰帕尼一家准备转场,一家人忙着收拾东西。

邻居家的姐姐,蹲在地上一直在不停的吃着奶疙瘩。

邻居家的阿姨在捡拾牛粪。

这是恰帕尼放牧时采摘的高原蘑菇,大概有一公斤多,我要给她钱,她不要,她说这些东西权当换我的零食了。

这是恰帕尼的爸爸在自家门前种植的玛卡,有黑玛卡、紫玛卡也有黄玛卡,足足有一公斤。据恰帕尼的爸爸说,前两年帕米尔高原上的黑玛卡最高时一公斤卖到八千多,现在来的游客少了,价格一落再落,如今两千块一公斤也很少有人问津,最后这一公斤玛卡他只收了我一千块。

恰帕尼一家人的卧室,室内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八月的天气,室内还的炉子里还生着火。可想而知,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原上,气温是很低的。

恰帕尼家要转场了,邻居们都来为她送行。这是塔吉克族人老人与孩子之间常行的亲面礼。

塔吉克族的礼节很讲究,男人和男人之间,女人和女人之间,男人和女人之间,见面都要行礼,但又有不同,这是塔吉克族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礼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