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棵树一座城之魅力泽普
摄影□小玉石
文□周磊
喀什地区泽普县是一座富有诗意的城市,这诗意的存在,来自于县城街道两侧的梧桐树,乡下农家的枣园,以及村落间随处可见的胡杨树,那一棵棵有生命的树,枝繁叶茂的树,硕果累累的树,成为泽普最生动的名片。如此多的树,让泽普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7.36%,在全疆所有城市中排在第一位,树也为当地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树,俨然已经成为泽普的城市表情,近日,记者来到泽普县,感受了这座树城的独特风骨与气质。
在距泽普县城35公里的五乡,村庄里有七棵参天梧桐树,这七棵树都已经是180岁的高龄树,并成为当地维吾尔人膜拜的圣树。说起这七棵树,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传说一位圣人路过这里,将带来的梧桐树种子播进泥土里,种子立刻神奇地萌芽而出,长成树苗。传说毕竟是传说,但历经180年的风雨沧桑,七棵梧桐树依然是生机勃勃,远近闻名。
泽普八乡的梧桐树也颇有特点,树木蜿蜒成行,大约近一公里长。这两排梧桐树的故事,与上海有一番渊源,当年参与植树的维吾尔族老人的孩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1963年,一批上海知青来到泽普下乡,这批知青都是学林业的大学生,将上海的法桐种子带来泽普,育苗成功后,与当地的维吾尔族老乡们商量,将法桐苗种在了去田间的必经之路。如今47年过去了,法桐个头都超过10米,挺拔地矗立在田间路旁,阻挡风沙,成为村上的一道风景线。在泽普的乡村里,可以看到枣园与枣园之间有茂密的小树苗,这就是培育梧桐苗的苗圃。在泽普四乡仅仅有两户汉族农民,其中一名叫李天才的老人是新疆有名的梧桐王,他培育梧桐苗已经有近30年历史了,每年来自全疆各地的客户纷纷慕名而来,到李天才的苗圃里挑梧桐苗。如今,李老已70岁了,但硬朗的身板,爽朗的个性,让人看不出他的年龄,李老告诉我们,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前来参观他的苗圃,不仅赞叹而且非常羡慕他,告诉他,梧桐树可以抵御许多病菌虫害,你一辈子在梧桐林里工作,身体会一直非常棒。
如今老人的大女儿、二女儿都跟着老人种起了梧桐苗,苗圃中有法桐苗、英桐苗,每人都种了近200亩,家中房子车子都配齐了,梧桐树给老人一大家子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据当地老乡说,李天才老人不仅自己培育树苗,而且教附近农民培育。培育梧桐苗是个技术活,每年到了撒种子、浇水、卖梧桐苗的时候,老人都要雇几个临时工,村上的村民,甚至其他村的农民都抢着给他打工。老人说每个来打工的回去后就把培育梧桐苗的技术带走了,第二年纷纷开始种梧桐苗,现在,只要是泽普县里的梧桐苗圃的主人都在他这打过工,对这点老人感到非常满足,认为梧桐树给当地农民带来了财富。
2009年,泽普县城新建的法桐公园从李天才老人的苗圃里移植了1700多株梧桐树,现在法桐公园成为县城的免费景区,为更多的人们遮阴蔽日、阻挡风沙。

【枣树】 泽普跳动的红色脉搏
10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泽普红枣节,此时正是红枣成熟的季节。每走进一个枣园,枣树都挂满了沉甸甸的红枣,煞是诱人。枣树下的田地里落满了熟透的红枣,有的已经烂入泥土中,化作肥料了。在枣园中,可以任意品尝红枣,空气中弥漫着红枣特有的香味,低调却氤氲着淡淡的甜香。品尝新鲜采摘的红枣,也别有一番趣味,红枣皮薄肉厚,甜美多汁,与干枣有着不一样的风味。
阿克塔木乡是泽普县红枣种植最多、农民最富裕的乡。乡里的阔勒图克艾热克村的一片空地中正在紧张地施工,这里是阿克塔木乡的农民别墅区,乡上决定用五年时间,将八个村的1050户农民全部迁到这里的别墅群。阔勒图克艾热克村村长吐逊﹒依提订制了一座别墅,如今,站在已经建了一层的别墅前,46岁的吐逊﹒依提满面喜悦,连声说,都是红枣带给我的好生活。
回想起种红枣的历程,吐逊﹒依提感叹万分。早在1990年当地政府就建议将村上300亩地改种红枣,村上的农民都想不通,不愿种,当时吐逊﹒依提自己家24亩地中6亩改种红枣,当年6亩地仅仅收入1000元。一直到2005年,红枣价格逐渐上涨,吐逊﹒依提家中种了25亩红枣,25亩核桃,红枣共收入13000元,核桃才收入不到3000元;到2008年红枣涨到每公斤18元,2009年为每公斤25元,今年收购价又涨了5到10元。去年收完红枣,村上的农民买了两辆中巴车、八辆小轿车。今年连吐逊﹒依提也心动了,算算家中60亩红枣今年可以卖出12万元,想想下个月开始要装修新别墅了,吐逊﹒依提乐呵呵地说,“还是忍忍,明年再买轿车吧!”
二十年的种枣历程中,阿克塔木乡两万五千亩地,从1990年的300亩红枣地,到今天两万多亩的红枣地,村民们的收入也与日俱增,种植红枣树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工作内容,而红枣也成为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胡杨】与黄金河畔长相厮守
古老的叶尔羌河围绕在泽普县城边静静流淌,这片绿洲被维吾尔语称之为“波斯喀木”,是维吾尔语“波斯提坎”的变音,意为“富饶的土地”。泽普也是“泽普勒善”(塔吉克语,意为“黄金之河”)的简称。就是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长着千年不倒万年不朽的胡杨树。胡杨摇曳在河水与戈壁之间,最后在距离县城37公里处汇聚成一片胡杨林,延绵数十里、方圆万亩,郁郁葱葱。大漠、戈壁、雪山、碧水、胡杨构成了泽普所独有的秀美画面这就是泽普的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
在金湖杨景区登高远眺,整个景区就像一个巨大的绿色屏障,铺天盖地,蔚为壮观。当地人把这片由叶尔羌河冲积而成如纺锤形的半岛称为“亚斯墩”,维吾尔语意为“让他安睡”。这样的地方肯定有故事蕴含其中,果然,泽普县旅游局毛局长介绍说,在泽普的史料记载中,喀喇汗王朝的一位王子率领一支先遣部队到达该地区时,遭到当地土著人的伏击,葬身于此之后,喀喇汗王朝的征服者攻占于田,远征的军队回来时想把这位王子的墓迁走而有人却说:已葬在这里,就让他安睡吧“亚斯墩”由此而得名。这片墓地被史学家称为“塔木阿力地古墓群”。离塔木阿力地古墓群不远,有汉代佛教的历史文化遗迹。佛教和伊斯兰教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让金湖杨景区具有了浓郁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
每到金秋,湖水、荷花与金色的胡杨交相映辉,一幅江南水乡与边疆壮美的景致融合的和谐之美展现在人们面前走在景区里,仿佛正是诗中所描述的“人在景中行,水在脚下流,鸟在枝头叫,歌在耳边唱”。秋天,旺盛的胡杨树争先恐后地向这个象征收获的季节奉献着无数的“金币”,这些“金币”顺着叶尔羌河一直延伸到茫茫天际,也许这便是传说中从泽普流淌出的飘着金子的河。







旅游小贴士:
1、新疆等西北地区早晚温差较大,达到10至15度左右,新疆气候特点属典型的大陆干旱性气候,因此,除短袖衫外须带一件长袖外衣或毛衣衫裤等衣物。晚上睡觉时应将空调开到适度,不要过凉,或睡觉时不盖棉被,造成身体不适。
2、因线路长,坐车时间较长,在有些景点须旅游者下车行走。所以,一双适脚的鞋显得尤为重要。旅游者在出发前应带一双舒适、合脚、便于行走的鞋。
3、新疆很多地区海拔较高,紫外线照射强烈。夏季最高温度可达四十多度以上,所以旅游者应准备充足有效的防晒品和遮阳伞,同时配备清热、解渴、滋润的药物或冲剂,以免一时难以承受过于干燥和酷热的气候。
4、因行程较长,各地气候差别过大,旅游者一时难以适应,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症状,旅游者应携带有关药物及一些常备治病药物,如创可贴、感冒药或治疗肠胃不适药物等。
5、新疆是水果之乡,到新疆吃水果是一大乐事,但千万不要在吃完水果后再喝热茶,以免造成腹泻。
6、新疆是少数民族地区,宗教色彩浓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吃猪肉的,这是他们在生活中最大的禁忌,绝对不可以冒犯。因此,旅游者应注意不要在清真餐厅携带或吃有关猪肉的食品,或者公开谈论有关猪的话题,也绝对不可在清真餐厅放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