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散文】新疆老人长寿之谜

(2010-10-18 19:18:31)
标签:

新疆

宋体

绿豆凉粉

维吾尔族

情有独钟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新疆老人长寿之谜

--------------------------------------------

文/小玉石

【原创散文】新疆老人长寿之谜

新疆凉粉

【原创散文】新疆老人长寿之谜


    我家就是做粉条的世家,父亲有着一手做绿豆粉条的好手艺,然而我却更喜欢吃我们新疆农家地地道道的绿豆凉粉,关于吃凉粉,我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爱好。在我们新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可以吃到这富有民族风味的特色小吃。或许是因为和性别有关吧,大多数的女孩都喜欢吃醋,当然,也不完全都是,男人也有,但不多见。而我们新疆的妇女们却对凉粉情有独钟。对于凉粉的那份诱惑,我却百吃不厌。南疆的凉粉口感好,品质也比其它地方的略优一成,因为南疆的地理位置优越,全年日照时间长,温差悬殊大,水源充足,无病害,不打农药,是天然的绿色蔬菜基地。所以,吃起来自然就大有不同了。 
    要是赶上巴扎天,乡下的老乡们便驾着自家的小毛驴车,带着全家妻儿老小一家人,一路忽悠忽悠的来到县城的大巴扎,什么也不买,什么也不看,全家人只要每人吃上一碗爽口的绿豆凉粉,才能安心的回家。你要问为什么?别急!让我慢慢地告诉你。新疆的维吾尔族是一个饮食文化渊博的民族,对于饮食,是别有风格,也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据科学研究发现,我们新疆土生土长的喀什当地人,平均年龄都在70-80岁高龄以上,而且每年还有向上递增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我告诉你,这是跟我们新疆人的饮食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周末,来到大巴扎的路口,就有一家祖辈三代以做凉粉为生计的手艺人,他的凉粉是出了名的响亮。不信?你瞧,摊前,能坐四个人的沙枣木做的条凳,十几条板凳上都坐满了远近慕名而来的客人。随便那么一瞥,嘿嘿嘿!好家伙,来的有男的女的,有老的少的,有城里的,乡下的,有打工的,下岗的。各个都俯身低头,津津有味的吃着美味佳肴,连头也不抬一个,刺溜一声,老远也能听见那令人嘴酸的声音。还有那地道的自酿香醋的味道,炸的喷香的蒜末味道,过油的辣椒味道,足以让你站的老远就留着长长的哈喇子,情不自禁的往小摊上偎。 

    走上前去,看着那手艺人,飞起柳月弯刀片下一块柔韧颤动,晶莹剔透的的凉粉,铺在木案上,手起刀落,迅速的切成一条条大小匀称的长方体。放下刀,熟练的拿起一个彩瓷的精致小碟,捏一撮清白相间的萝卜丝,放在碟底,再把细嫩的凉粉盖在萝卜丝上,抓一把煮熟的豌豆撒在凉粉上,然后,操起一把铜制的精美小勺,挖一点炸好的蒜末,勾半勺过油的红辣椒,舀一勺调制好的鲜蒜汁,泼上两勺自家酿造的老醋,一道风味十足的农家小吃就大功告成了。

【原创散文】新疆老人长寿之谜


【原创散文】新疆老人长寿之谜

    简单吧?哈哈!一点也不!真正的秘诀在于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们看到的只是制作的一部分,之前的工序还有很多。比如,搜萝卜丝,煮豌豆,炸蒜末,熬红辣椒油。捣蒜泥,调制汤汁,等等、等等。

    一系列的工序还会很繁琐。因为新疆的凉粉制作,有当地自己的特色,选料至关重要,制作凉粉的淀粉一定要纯正的绿豆粉面。辅料的选择也很关键,一般辅料选用多为萝卜丝,黄瓜,豌豆,等等。 
    当我们端起一碗望之垂涎的凉粉时,又有几人能够想起,这么一碗微不足道的美味佳肴,蕴藏着一个手艺人为生计而倾注的心血?我想十有八九不会有人联想到这份小吃的真正价值,就这么一碗一块钱的凉粉,它要养活一家老小十几口人。一块钱他的利润有多大?一天要卖掉多少碗,才能够维持这个三代以此为生的手艺人?我沉思不语,内心却如翻江倒海,我不禁由衷平生一种倾佩,对一个执着的手艺人的一种敬意。 

    都说是艺能防身,我想未来的日子我们还能再吃到如此传统的民族特色小吃吗?这个执着的手艺人还能坚持多久呢?正如凉粉的秘诀一般,也许将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

------------------------------------------------------
           巴扎:新疆维吾尔语,意为集市、街市。

           巴扎天:维汉混合语,意为星期天。           

【音乐:我们新疆好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