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607329bct8220888ec755&690&690
周末一家子出去溜达,快六点的时候,打道回府,我妈发话说不回家吃了,家里也没菜。车开到南礼士路的时候,我妈让我赶紧定去哪吃,行啦,拐个弯奔月坛,咱们同和居吧!同和居是北京的老字号,著名的“八大居”之一,做的是“福山帮”鲁菜。同和居最早是在西四牌楼,光顾过的名流雅士颇多,牌匾是溥杰先生题的,鲁迅、齐白石都是这里的常客。这里的镇店名菜和名吃做成铜牌子能挂一墙,最著名的两道待会给您说道说道。
http://s4/middle/607329bct8220b1413b03&690&690
爱心觉罗*溥杰先生题的匾额
http://s8/middle/607329bct82208a1b8fe7&690&690
瞧人家这一墙的牌牌
http://s2/middle/607329bct8228d4729cd1&690&690
这些都是名菜的牌匾:
http://s12/middle/607329bct8228d426486b&690&690
和所有的老字号饭庄一样,同和居这里也是中老年顾客多,年轻顾客少,这一点是我爹总结出来的,他说这跟上次去晋阳饭庄吃饭一感觉。不过也真是,这些老饭庄都被华天收编了,都快风格统一了。
http://s10/middle/607329bct8220b08a0319&690&690
把菜单都给拍下来了,哪位同志下次想去做个参考哈
。点菜的重任依然落在我的身上,点的全都是镇店名菜和特色菜,我怎么那么会吃啊,哈哈!这里先补充个小知识,山东菜系分为“福山帮”“胶东帮”两派。同和居经营山东福山派菜肴,得其真传,以烹饪河味、海鲜而著称。精于熘、爆、扒、炒、烩、菜等烹制技法。菜品突出清、鲜、脆、嫩、色。
http://s5/middle/607329bct821509192564&690&690
http://s1/middle/607329bct821507d7a0c0&690&690
http://s15/middle/607329bct82150741fade&690&690
每桌都点的镇店名菜——葱烧海参!168一大盘,以刺参为主料,山东章丘大葱为辅料,精心烹制而成。此菜色泽红而光亮,质地柔滑润,葱香四溢,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上乘佳肴。海参的营养价值不用我多说了,是典型的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食品。
http://s2/middle/607329bct82150b5aac51&690&690
这一大盘海参,肉质真是很厚实。
http://s3/middle/607329bct82205e0356f2&690&690
看着就那么有食欲,顺便跑个题,现在的黄瓜都怎么了,顶花带刺的都让人害怕,那个次再大点儿都快赶上这海参的次了。再跑个题,在泰国的皇帝岛度假的时候,看到过很长很长黑乎乎的活海参。
同和居的又一大代表名菜——糟溜鱼片!“据说道光年间,一位兵部尚书回乡探亲,从山东老家福山带回名厨师,适逢皇上为宠妃作寿。由这位厨师掌勺,使满朝文武官员大饱口福,尤其是“糟溜鱼片”深得皇上的称赞。日后,同和居除保留“糟溜鱼片”外,还以“鱼片、鸡片、笋片”为原料,制成“糟溜三白”。“糟”是山东特有调料。厨师把鱼片改成雪鱼片,使此菜更加发扬光大。成品雪鱼片薄厚均匀,肉质鲜也嫩,口味少咸微甜,形如雪玉。”(引号内部分摘自华天网站)
http://s1/middle/607329bct82205e4fa530&690&690
这道菜是我的大爱,酸不是醋酸,是香糟特有的味道,酸中带着一点甜,配上鱼片的细腻,下面铺着银耳,勾上不薄不厚的芡,很是开胃。
同和三黄鸡——一道同和居获奖的创新名菜,看到门口的铜牌子上有点的。三黄鸡真是嫩,微辣中带甜,很下饭的一道菜,但是我们今天没要米饭。
http://s12/middle/607329bct82205f531e9b&690&690
干烧冬笋,我们家人都很喜欢吃笋,卖相上有点像生姜,但是吃起来很有韧性,烧的很干,还真是第一次吃到这样做笋的。
http://s11/middle/607329bct8215099a373a&690&690
http://s5/middle/607329bct7368810b5944&690&690
看上去像块姜吧?
主食没有点米饭,有招牌点心烤馒头和银丝卷呢,谁吃米饭啊?先说说烤馒头,1块5一个,个头儿真不小,端上来的时候已经被细心的切成了四半。山东人做馒头是一绝,同和居的烤馒头用麦糟发酵,面中带着一股香甜,馒头的外皮被烤的金黄酥脆,吃起来很过瘾,里面则绵软香甜。
http://s13/middle/607329bct82205ef77dac&690&690
http://s13/middle/607329bct82205fae9f5c&690&690
银丝卷做起来更费功夫些,里面夹的一丝一丝的东西,其实是面,口感和烤馒头差不太多,做的更加细致一些。
http://s4/middle/607329bct82205e9bec23&690&690
http://s6/middle/607329bct822088db0a15&690&690
几乎都吃饱了,肚子里留下一丝的空间等着这道镇店功夫菜——“三不沾”出炉!整个后厨只有一位师傅专职做这道菜,用料极其的简单,但奥妙全在师傅的大勺上呢,要不停地炒400下才能出锅!天呐,一盘三不沾400下,一天要多少盘啊???这胳膊回家以后还是自己的吗?要这么算,一盘三不沾66块钱还真不贵,人家这里蕴含的多大的功夫和辛苦呢?而且您要吃这道菜,一定得和得出等的功夫,我们旁边一桌,就实在等不及,撤了。
http://s12/middle/607329bct82208927620b&690&690
“三不沾”可不是不沾篮板、不沾篮筐和不沾篮网的意思,呵呵,是指“不粘盘,不粘牙,不粘勺(或者筷子)”。这道菜也叫“桂花蛋”,其创制人及创制年代已无从查考。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经彰德府,知府献膳,其中就有"三不沾"。乾隆食后大悦,立即令人记下此菜的制法。从此"三不沾"传至皇宫,成为宫中名菜。它是用鸡蛋黄、淀粉、白糖加适量的水搅匀炒成的,不粘盘,不粘牙,不粘筷子或者勺,故称“三不沾”。后来北京广和居有位姓牟的厨师结识了一位清宫御厨,学到制作“三不沾”的手艺,稍加改进,供应顾客。由于“三不粘”色泽美观,吃口绝嫩,堪称妙品,很受欢迎。广和居倒闭后,牟师傅到同和居掌厨,“三不粘”又成为同和居传统名菜,许多国际友人慕名而至。菜是大堂经理给我们分的,看着分的过程太奇妙了,真的是三不沾!
http://s10/middle/607329bct82205da7d909&690&690
这道菜的做法神奇,口感更神奇,香甜、细滑,很值得回味,具体用文字还真不好形容,所以,您还是亲自来同和居尝尝这道镇店名菜“三不沾”吧!
http://s8/middle/607329bct8220b0f4f1c7&690&690
同和居地址:西城区西城区三里河月坛南街乙71号,坐13、68、65、37路车三里河站下
最爱是北京:
http://s15/middle/607329bct730dab556dde&690&690
开在居民楼里的“爆肚皇”
我们家的老莫(莫斯科餐厅)情节
http://s9/bmiddle/607329bct77ef43cd5c98&690&690
前门的青云阁老北京小吃
方砖厂6号,四合院客栈
http://s10/middle/607329bcx7f3f1cf34d99&690&690
晋阳饭庄
解馋加找乐的湖广会馆
http://s10/bmiddle/607329bct7842376cf3d9&690&690
每个好孩子都该有个兔儿爷
老字号扎堆儿的前门大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