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段视频。易中天出席某个活动的门外,疯狂的粉丝们隔着玻璃骚动着,目的是为了见偶像一面。
期间,就有记者采访这些热情的粉丝们。粉丝们说一大早就来了,都等了好几个小时了,也只能隔着玻璃瞅瞅易老的模样。
在各种声音里面,混杂着各类的腔调。总算明白了几句。
“老喜欢他了”
“他很有文化范儿”
“他的那些个作品我十分欣赏...”
“他长得好帅,中老年妇女的偶像”
......
“我很喜欢他的书,这不为了找他签名,我特意去书店买了他的书,正等着他签名呢!”
果然,镜头拉近,书都是新的。
知道为什么经常搞活动的作家卖得书多了吗?
因为要签名的多了嘛!
现在的追星一族往往是盲目追星,追得不是艺人的魅力,追得是自己的寂寞。他们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追星,他们也不知道追星的真正意义何在。他们想得到的仅仅只是偶像的一个合影和一个签名。其他的再也不是了。作家的一本书上,20万字的精华被无情地撇下,还比不上三个写得歪歪曲曲,字不像字,画不像画的线状玩意。
他们往往在迷失自己的时候,爱上了某首歌,或者某本书,进而爱上了这个人。但是,往往这种迷恋是迷失自我的,盲目的,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
久而久之,他们爱上的不是这个人的艺术魅力,而是这个人的虚假的表象了。这就是现在娱乐圈乃至整个文艺界的盲目追风。
有句话,其实很对,欣赏一个作家,欣赏他的文字就好了,欣赏一个音乐人,欣赏他的音乐就好了。
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在说,不要盲目因为艺人或文人的艺术而盲目地爱屋及乌。结果只能是自己的天空乌云密布,看不见了澄澈的蓝天。
如果真的爱一个人,就该爱她的灵魂。文学家,文字就是他们的灵魂;音乐家,旋律就是他们的灵魂;舞蹈家,真心舞动才是灵魂。而不是一个外在的空壳。
追星族追得不是星,是寂寞。
明星们签的不是字,是寂寞。
这是个多么寂寞的年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