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课外活动的弊病
(2012-09-14 09:56:3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节选自南桥的博客之《留得浮生半日闲》
我支持小孩参加课外活动,但反对活动过度。直觉和算术都告诉我们:一天只有24小时,掰着手指都能算出不同事项之间的此消彼长。但为了突破我自己的成见和思维盲点,我也看了一些专家的论述。从我看到的资料上看,大部分人都赞同有适当的课外活动,人闲百病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能让小孩免掉很多麻烦(“keep kids out of trouble”)。但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课外活动过多。不要说败坏了孩子的童年,即便是在教育本身,弊病也非常多,例如:
不能专精(Lacking focus)。如畅销书作家Gladwell所称,任何领域的人才,从比尔盖茨到莫扎特,编程也好,编曲也好,都经过了大量时间的磨练,Gladwell说有个“一万小时法则”:我们必须在某个领域花费大量练习的时间,技艺才会不断长进,乃至炉火纯青。在附近一大学,我听一个钢琴系学生说他每天练琴长达六七个小时。如果孩子课外活动过多,每天钢琴练30分钟,小提琴30分钟,中文30分钟... 如老太太烧香,一个菩萨不少,最后孩子不可能积累时间去练习一些他们既擅长又热爱的活动,一个本可能很出色的孩子,由于缺乏优先,缺乏时间,不能去打磨他们擅长的技艺,最后会变成极端平庸的人—— 这也会一点,那也会一点,没有任何东西能让其出类拔萃。英文中有句俗语:Jack of all trade, master of none. 孩子也不能从自己半瓶醋的水平中,找到深层的快乐和满足感。从长远来看,可以说是白费功夫。
成绩受损(Hurting
grades)。教育心理学非常重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
教育失衡(Losing
balance)。出于对应试教育的反拨,很多家长走到了教育的另外一个极端,认为把孩子琴棋书画都培养好,就是提高了他们的个人素质。个人素质远远不止这些。美国有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叫4H,代表Head, Heart, Hand以及这些方面发展而得到的Health.
另外,适当的家务也是一种教育。有的家长让孩子学习“有用”的文化课或者参加文体活动,不让其劳动,这和美国家庭的做法十分不同。我的美国同事,通常都安排孩子参与适当的家务活动。比如我的同事比尔,我们下周培训活动,他让十岁的女儿烘烤甜饼过来。他的儿子负责家里割草等活动。每个星期六上午,一家人各负其责打扫卫生。中国孩子这个年龄都在忙着学习十八般武艺,不让孩子下厨房扫地洗碗割草。这是极度短视的做法。不管我们未来多么有出息,一个家的经营,是需要学会承担这些家务的。英国女王还有时候给其丈夫下厨。男孩也一样,一些简单的修理工作,应该跟着爸爸一起做,一起购买工具材料,在边上看着修理,这样长大以后,遇到了同类问题,至少不会慌乱(事实上女生最好也一样)。这些生活技能没有专门的课程去教你,是父母言传身教,甚至刻意让孩子去参与,在潜移默化下影响他们的。不明智的家长,把孩子往“人才”上去培养,不管孩子是否做人,总觉得孩子的主要责任是读书成才,家务这些事情,要不是保姆做,要不以后结婚了配偶做。问题是让保姆来掌管生活,你的生活水平上限便是保姆的水平。保姆要是没水平,你一家生活也就没水平。如果你指望配偶来做,记住孩子未来的配偶也是某个家长的孩子,说不定他/她的家长也和你一样想,你无法去影响他/她的成长,唯一能影响的是你自己的孩子。
伤害自律(Disabling self-regulation)。上述naturalist之类智能的培养,多在非正规渠道下实现。父母代孩子安排日程,将其排得满满的,让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个限定的框框里。小孩一些需要在松散环境下去发展的技能,如时间管理、交往、冲突管理等技能,得不到发展。家长带着孩子去这些有结构、有固定日程的班级,是家长在负责孩子的时间和发展优先顺序,在眉毛胡子一把抓地micromanage 他们的成长。小孩成为一辆坏掉的车子,你推一下他动一下。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的是给孩子把车辆修好,为其加油,而不是一直在后面推,否则在人生的旅途上,他们缺乏自有的动力和学力,会不断被人丢到后面。
非正规的玩耍和家务,能提供很多深层学习的机会,尤其是一些复杂技能、知识、态度。我有一同学在纽约工作,在郊区租了一块菜地,一到周末,一家四口去种菜,其乐融融,这既是非常良好的亲子时间、家庭时间,对于孩子也是极好的培养。他们说很多国内来的客人都非常不解他们的做法,认为教育就是读书写字,琴棋书画。他们对于教育的理解过于狭隘,专注于正规学习,忽略了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 而这种informal learning, 是未来生存极为重要的本领。如今职场瞬息万变,谁都需要持续学习,而很多东西的学习,是我们从同事、网络等非正式渠道学来的。在松散的玩耍和劳作中学习,对于儿童是一个极大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