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哭蔡肖融学长

(2025-02-11 11:27:38)
标签:

情感

202529日晚,收到郭虹的微信,蔡肖融学长已于昨天(8日)下午304离世。

我与蔡肖融相识于1964年,屈指算来,已经60多年了。他是66届初中生,我是67届初中生,应当稍年长于我,今年也就75岁。

当年他是少先队的大队委员,我是中队长,比我多一道杠,相互认识,但没有太多的交往。

我与他的交往的增加是从特殊年代开始的。196612月,他组织了步行去井冈山,我也要求参加,他明知我腿脚不便,但还是同意了,一路上他是给予我很多照顾的,我也算勉强跟到了杭州。后来实在跟不上队伍,走走停停,也到了江西。他体力特好,又十分有毅力,一直高歌猛进到停止串联为止。

有了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我与他的交往多了,他有比同龄人更多的思考,我会常常到他的小屋去,谈天说地,纵论形势。他家在重庆南路的四明里,他读的书很多,其中有不少中外领导人的传记,以此对照自己的人生轨迹,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豪气,这在当年是要被视作另类的。

他主张到农村去,了解和考察农民的思想和生活,我与他一起到川沙县唐镇公社唐镇大队乔徐生产队生活了一段日子,交了不少朋友,也学到了许多知识,知道了农民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的思维方式与我们有哪些不同。我们甚至会学着农民的样子,在塘桥的小饭里吃猪头肉喝酒。

蔡肖融的看书多,思考也多,有些一般人不敢想的,他想到了,并付诸言论发表。大概是1968年初。他对工作持不同看法,编写了一本名为《老调子已经唱完》的小册子散发,引起了争议,被认为是反对新生事物而受到批评指责,甚至有人说他是反动学生,好在当时主持工作的干部没有将此事无限上纲,最终未造成严重后果。

1968年下半年,蔡肖融的姐姐去了黑龙江,他分配去了市郊农场,不久我也离校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了他的消息。

直到退休之后,我们又有了相聚的机会,据说他后来在同济大学下属的一个单位做建筑监理工作。他的家在莘庄银都路,还邀请我和几个同学去聚旧,聊在农村的日子,聊我们共同的农民朋友,聊得很开心,他虽然满头白发,但身体还很硬朗,还经常去划船。那时还没有微信,分别后便不再有消息了。

我称他为学长,不仅是他高我一届,更是他对社会的认识比我更深,掌握的知识面更比我更广。他的离去,虽不是英年早逝,他离颐养天年似乎还有距离,可惜了。

愿他一路走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惜别赵梅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