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号的那些事
(2023-09-12 15:24:59)
标签:
情感 |
进入工厂工作后,每人会编上一个号码,被称为工号。
我从当学徒工到退休,工作了四十二年,先后在两家工厂工作过,先后有过两个工号。
1968年,我参加工作了,经组织分配,到上海绢纺织厂报到,报到时编了个工号9150,这个工号用了二十四年,直到1992年我离开这家工厂。
工号的用途很广泛,在工厂里,领工资要按工号排序,看病要按工号找病历卡,去图书馆借图书,下雨天去借伞处借伞,都要用上工号。
上海绢纺织厂的工号是以进入时所分入的部门编排,这个厂当时的规模约2500人,工号为四位数字。1000以下的为科室人员,直接生产部门分别以2、3、4开头的四位数字,我最初分配在机动车间,属非直接生产部门,是以9字开头的四位数字。
工号编好后是一成不变的,以后无论调到哪个部门,无论岗位有什么变动,工号是可以带过去的。当年我们的正副厂长被错划为右派,降职降薪下放到车间劳动,但工号依然是1号和2号。我在这个厂里工作了二十四年,调过多个部门,但工号始终是9150。所以从工号可以看出进厂时的部门,用厂里通俗的话讲,是哪里出身的。
1992年我经招聘进入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报到那天编了个工号17797。那家公司规模更大些,约有5000职工,工号是五位数字。
工号的用途与前一家厂基本相同,但从工号的第一位数字里可以分辨出进入时的身份。
1字打头的是无固定期合同职工,我虽是招聘进厂,有试用期的,但属人才引进,还是以1字打头,招聘进厂的大学生,转业军人等,也是以1字打头。2字打头的是合同制工人,一般是先签短期合同,再转无固定期合同,合同转成无固定期了,甚至当了领导干部,工号还是2字打头。3字打头的是外来务工人员,被称为农民工,是流动性很大的工人,通常很少工作超过三年的。从工号中可以分辨出各人不同的的用工轨迹。
17797那个工号,跟随我经过了我职业生涯的最后十八年。直到2010年退休,不再用这个数字了,只是留在对昔日职业生涯的记忆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