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胶质瘤需要化疗及化疗该在何时开始
| 分类: 新闻-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 |
由于恶性脑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特性及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尽管手术和放疗仍难免复发,化疗对进一步杀灭残存胶质瘤细胞起很重要的作用。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提高胶质瘤疗效的关键。
化疗治疗胶质瘤的优势在于:手术和放疗都是局部治疗,而化疗是全身治疗,对手术和放疗作用不到的潜伏着胶质瘤细胞的脑组织也能发挥治疗作用,可以杀灭侵袭到手术和放疗照射野以外的瘤细胞,从而减少复发;另外,化疗可以多次进行,对不能再次手术及放疗的复发患者,化疗是得力的挽救治疗措施。
1、成人胶质瘤
预后不佳者(IDH1/2没有突变、1p/19q没有双缺失、高级别等)化疗应在手术后2-4周和放疗同步进行。预后佳者(1p/19q双缺失、IDH1/2突变等),可视肿瘤及患者具体情况,化疗在手术后开始或放疗结束后进行。部分年龄小于40岁,且肿瘤全切者,可不进行化疗,定期随访观察。

2、儿童胶质瘤
低龄儿童(一般小于10岁)的低级别胶质瘤(和级)明确诊断后,如果肿瘤有残留且有症状,或观察过程中肿瘤增大,需立即开始化疗。由于放疗对低龄儿童远期迟发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如内分泌障碍、脑血管事件(出血、梗塞)、第二肿瘤等,放疗尽可能地推迟进行[1]。儿童高级别胶质瘤恶性程度高,术后2-4周,放化疗结合进行,需细胞毒药物和多种靶向药物的联合化疗,以及新药的临床试验。
3、脑干胶质瘤
儿童脑干胶质瘤的15%-20%是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具有低级别胶质瘤的特征,呈现慢性发展过程;而余下的80%中的大多数是弥漫浸润脑桥的占位,被命名为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PG)。近年来通过分子和基因遗传学研究促进了对脑干胶质瘤生物学特性的认识,随着新一代细胞毒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的涌现[2],脑干胶质瘤化疗进入新时代。不能手术切除和/或复发的脑干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首选化疗,低龄儿童可以推迟或避免放疗。DIPG需要放化疗结合进行,且需要细胞毒药物和多种靶向药物的联合化疗,以及新药的临床试验。

4、老年胶质瘤
老年胶质瘤的年龄界定尚没有统一标准,通常指年龄大于65岁或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胶质瘤患者。年龄与生存时间强相关,年龄越大,生存时间越短。如果患者一般状况较差,卡氏评分小于60分,且肿瘤组织MGMT基因检测有甲基化者,术后2周左右适宜单行化疗;MGMT没有甲基化者,术后2-4周适宜放疗。如果老年患者一般状况好,卡氏评分大于或等于60分,根据患者肿瘤情况、各项身体评估等术后也可以选择同步放化疗。
5、复发胶质瘤
当胶质瘤复发,尤其是脑内或脊髓多处复发病灶者适宜立即开始化疗,原化疗药物治疗失败者需更换化疗方案,或进入化疗新药临床试验[3],国内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肿瘤化疗科有多项针对复发胶质瘤的新药临床试验。部分孤立、单个、可全切的复发胶质瘤病灶者,可在二次手术后行化疗。

[1]
[2]
[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