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三马”十万里救父的沧州海涛一家来三博求医
(2011-04-02 15:08:22)
标签:
冯海涛慢性肾衰竭三马车三博脑科医院北京卫视健康 |
分类: 新闻-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 |
文/南雁飞
开着三马车,奔波十万里载父求医,河间少年冯海涛的感人事迹经报道后,震撼了众多读者的心。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海涛一家渐渐走出困境,海涛也走上了工作岗位。然而,海涛一家最近又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中,2010年底,海涛的父亲脊髓胶质瘤再次复发,医生说,再不手术的话,父亲将有生命危险。正在一家人准备筹钱送父亲来北京手术时,海涛的母亲慢性肾衰竭已经进入晚期了,难以再咬牙靠药物治疗来坚持度日。目前治疗母亲的唯一方式是血液透析,这又需要大笔的钱。 坚强的海涛又一次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困境中。
冯海涛,这是一个众多晚报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字。几年前,北京卫视《真情互动》、沧州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赵燕都市报等媒体曾报道了他的感人故事。冯海涛家住河间市郭村乡冯村。1998年秋天,海涛家的生活中出现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变故:父亲冯秋迎瘫痪在床。望着受病痛折磨的父亲,因病不能干重活的母亲,小海涛心急如焚。此后4年的时光里,小海涛辍学,开着三马车拉着父亲多次到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沧州等地看病。有人计算了一下,为给父亲治病,小海涛开着三马车跑了十万多里路。
然而厄运又一次光临这个家庭。2010年新年伊始,冯海涛母亲被医院确诊为慢性肾衰竭。母亲是个很能吃苦耐劳的人,因为父亲长期生病,需要照顾父亲的母亲早已养成了小病不医、大病就忍的习惯。一年中,海涛的母亲除了间断性服药治疗外,就没管过自己的身体,2010年底,母亲的身体彻底垮了。而此时,父亲的脊髓胶质瘤又一次复发。屋漏偏逢连夜雨,就这样,海涛一家被阴云笼罩。
海涛本计划着2011年1月就带着父亲来三博脑科医院看病,但是因为母亲的慢性肾衰竭情况加重需要治疗,没有能力同时承担两位老人的治疗费用,被迫延迟了父亲治疗的时间,于2011年3月30日来三博脑科医院进行治疗。
据三博脑科医院范涛主任介绍,海涛的父亲如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目前,医院正在积极地为海涛父亲准备手术,手术后,海涛父亲有望能重新站起来。医院承诺给予海涛父亲最好的治疗,并减免部分费用。但海涛母亲怎么样办?出院后父亲康复还需要大笔的费用又该怎么办?为了给父亲治病,这些年来,一直省吃俭用、靠微薄的薪水养家的海涛仍然负债累累,海涛赢弱的双肩怎么来担当起这些重负?
说到未来,海涛说:“我不愿再向社会索求什么?只是想借此机会再次答谢所有关心我们一家的人,我们一定会坚强地活下去。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跟母亲一起陪父亲过六十大寿!”海涛的父亲今年58岁了,离六十大寿还有两年,海涛说,不知道两年后,父母是否还能健在,与自己继续相依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