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专家王保国:吃止痛药的学问很大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专家专栏-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 |
疼痛专家王保国:吃止痛药的学问很大
我们经常讲的止痛片,有抗炎、消肿、镇痛作用,大部分人疼痛时吃这种药是有效的。现在治疗疼痛,不是一疼就不要动,躺在那里休息,这样不行。在药物治疗下要适当的活动,这样利于恢复机体正常。经常发生的胃疼,人们感觉到的痉挛性疼痛是非常难受的,像这种由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疼痛,一般止痛药没用,要用解痉类止痛药。
还有三叉神经痛,发生的原因有可能与炎症有关,也可能是骨质增生,神经从孔里出来时受压了,还有可能是脑子里血管和神经贴得太紧了,血管硬化以后或血压高以后,血压波动引起神经兴奋,刺激神经。三叉神经痛根据发生原因的不同有不同的治疗,首先看是否有血管压迫,做一个MRI血管成像,如果有神经血管压迫,就在神经血管之间用手术办法垫一个纤维片,这样隔开以后,绝缘了,血管传递的信号就传不到神经上去,那么神经就不疼了。
还有一种是偏头痛,头部的血管神经支配平行性不好,造成病人定期头痛发作,有时发作前有先兆,比如看东西有点眩晕,或者有点恶心,预示可能要发作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药物治疗。还可以采用交感神经阻滞,即常说的神经节阻滞,这种方法可以很快缓解疼痛或使疼痛消失。
还有一种是紧张性头疼,患病者往往是脑力劳动者。他们的精神压力过大,有的几乎每天都疼,越疼越紧张,越紧张越焦虑,导致晚上睡不着觉,第二天头疼加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病人需要综合治疗,给予药物治疗和心理开导,首先让病人疼痛减轻,让病人吃得好、睡得好,第二天才有精神,再加上心理治疗才会渡过疼痛期。
老百姓比较担心用止痛药成瘾的问题,我们国家每年吗啡类药物消耗量比发达国家少上千倍,这跟中国传统是有关系的。因为中国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对成瘾便特别在意,而且想要得到麻醉性止痛药也非常不容易。中国老百姓在治疗疼痛上,总认为疼痛忍忍就过了,不需要治疗,甚至有些晚期癌症病人也是怕成瘾而不使用止痛药,实际上是不对的。为何不给那些病人一个非常安静、无痛渡过余生的机会呢?这是非常人道的事情。
对于吗啡类药物,如果真正用它作为疼痛治疗,一般情况下不会成瘾,最多是一种药物的依赖。真正成瘾是病人本身没有疼痛疾病,使用吗啡类药物是为了获得轻快类感觉,这样的话就不好了,这种成瘾是应该戒掉和治疗的。疼痛病人必须要通过医生诊断,判断是否应该使用这种药物。并且镇痛药物并不都是吗啡类药物,它有不同的药物组合。吗啡类药物用量并不是特别多,就可以有效控制疼痛。
镇痛应该与手术相结合。比如病人脑子里长了一个肿瘤,用别的方法治疗效果不太好,必须开刀拿掉肿瘤才能止痛,这就需要进行手术。所以,对疼痛的治疗每个病人是不一样的。其中,疼痛用药有几个原则,第一是按时服药。诊断清楚后,服药要有规律,疼与不疼都要定时服用,不能疼了就吃药,等药物发生作用又停药,等下次又疼了再服药,这样吃药没什么效果,一定要按时服药。第二要根据不同情况综合用药,在医生指导下有规律性地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