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专稿:警惕隐藏在听力下降后的“真凶”
(2010-03-03 09:46:34)
标签:
健康听神经瘤全国爱耳日三博于春江 |
分类: 专家专栏-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 |
全国爱耳日专稿
警惕隐藏在听力下降后的“真凶”
披着温和外衣的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多发生在内耳听道内或内耳听道区前庭神经稍膜,是一种典型的神经鞘瘤,由于没有神经本身参与,故恰当称谓应为:听神经鞘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提起听神经瘤,人们会觉得这种肿瘤长在脑子里,一旦发病肯定很严重,能够迅速引起患者重视。其实不然,听神经瘤有一件温和的“外衣”,极易被忽视或误诊。很多患者因此延误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最后甚至导致失聪。类似上文中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王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易与听力衰退、老年性耳聋混淆
听神经瘤起病平和、缓慢,早期表现主要为单侧、持续性、顽固性耳鸣,并且治疗效果不明显,久之听力下降。这是肿瘤压迫神经引起的刺激症状,与普通耳鸣很难鉴别。因此,许多听神经瘤病人早期去耳鼻喉科看病查不出病因,被认为是一般听力衰退,或老年性耳聋。象王先生就是一直误以为自己只是简单的听力衰退,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越来越严重时才找医院就诊。
三博脑科专家于春江教授支招
中老年耳鸣者,一定要应考虑到听神经瘤的可能性,排除听神经瘤后再考虑其他疾病。目前CT,核磁技术都已成为诊断听神经瘤的可靠手段。当然,中年持续性耳鸣病人也可先到耳鼻喉科或神经外科检测听觉传导功能,该检测比较经济,若发现确有问题再做进一步检查。如果是听神经瘤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否则极有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期,直致面神经受损,导致面瘫、耳朵失聪等严重后果。
二、有效又理想的治疗手段
实现最理想的治疗目标有难度。不同的医生对听神经瘤治疗目标的认识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患者,也可能因医生的技术水平和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同而异。有的患者尽管接受手术全切,但由于肿瘤太贴近神经而导致一些并发症,如面神经损伤、脑干损伤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