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和西藏有个约会   提防高原脑缺氧

(2009-07-30 12:51:04)
标签:

三博

健康

脑缺氧

范涛

西藏

分类: 专家专栏-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

 

很久以前久居都市的人们就渴望去一趟西藏,青藏铁路通车了,人们受不了那一曲《青藏高原》的撩拨,很多人下定决心要结伴出发了。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留美博士范涛郑重提示那些喜爱旅游的朋友,进藏之前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想和西藏有个约会   提防高原脑缺氧

                                                              /晓

不少进藏游客在向往神秘的西藏之旅的同时,非常担心"高原脑病"。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范涛博士提示说:进藏游客一定要有科学认识。

                        高原考验:脑水肿的威胁

据范涛博士介绍,高原性脑水肿又称高原昏迷或高原脑病,发病率低,但较易引起死亡。多见于快速进入 4000米以上,发病急,多在夜间。主要原因急性缺氧所引起的脑部小血管痉挛和通透性增加,产生脑水肿。患者除早期高原反应症状外,伴有颅内压增高现象,剧烈头痛,呕吐还可出现神志恍惚,抑郁或兴奋、儋妄等精神症状,个别患者出现抽搐,以嗜睡、昏睡至昏迷、脉率增快,呼吸极不规则,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视神经乳头水肿和出血等现象。

                      为什么人会“拒高”

据介绍,人们生活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大气压力中,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氧气的含量是20.95%,随着地势的增高,其气压也逐渐降低,肺泡内的气体,动脉血液和组织内氧气的分压也相应降低。

当人们从平原进入高原地区时一般人需要2-3个月的时间,慢慢适应当地的低氧环境,使人们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并能进行一般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脑力及体力活动。如果人不能适应高山低氧环境则要发生高山病。

                    出现症状尽快就医

范涛博士说,如果旅游途中出现脑水肿,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刻不容缓!治疗首先连续给95%的氧气和5%的二氧化碳,清醒后仍应间断给氧,用50%的葡萄糖注射液和20%的甘露醇、速尿、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提供足够的能量促进恢复可的请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如洛贝林、可拉明等,注意水盐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必要时的抗感染措施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到低海拔处继续治疗。

预防小贴士

  范涛博士说对进入高原人员都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一般健状者都适应低氧环境,凡是心肺肝肾等有疾病者、高血压期患者、严重贫血者都不宜进入高原地区。另外,患有重感冒、发高烧、晚期孕妇以及3岁以下儿童最好不要进藏旅游。

游客在进藏前几天,必须要休息好,不要做剧烈运动。到高原后,最好不要提重物或跑步,进藏当天一定要在下榻的宾馆休息,尽量避免会客、宴请和参观等户外活动。

  进藏之前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准备一些常用药品,如防高原反应药物、防晕车药物、防皮肤皲裂的润肤膏等,以及常备的清凉油、红药水、体温计、酒精棉、创可贴、诺氟沙星等。还要预备一些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适当服用,以及时补充营养,防止维生素缺乏症。还应准备一些感冒药,一旦出现鼻塞、咳嗽、发烧等症状,要立刻服药治疗。同时,游客在进藏前3天可以服用相关预防药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