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切莫把脑中风先兆误认颈椎病

(2009-06-04 14:58:35)
标签:

保健

健康

颈动脉狭窄

石祥恩

分类: 专家专栏-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

                           作者:三博首席专家石祥恩

                                                 

脖子酸胀僵硬不一定是颈椎的毛病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神经外科学院三系副主任石祥恩教授指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脖子酸胀、僵硬不能单纯认为是颈椎的问题,因为老年人约有80-90%会有颈椎骨质增生和退形性变,发生颈部的酸胀、僵硬感。当椎间孔狭窄挤压颈神经根时,会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手脚麻木。颈椎病的椎管狭窄易发生在颈中段(颈4-6),表现为肩胛、双上肢无力并伴有肌张力降低。如有下肢无力常伴有肌张力高的表现。疼痛和麻木以肩胛带上肢为主。由于椎动脉走行于颈椎外侧的椎横突孔内,骨质的增生和退形性变性也会使椎动脉受压,造成供应脑干、小脑和大脑后部枕叶的血管和组织缺血,出现眩晕、耳鸣、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和共济失调等,这些极易与脑动脉狭窄或斑块形成引起的中风先兆相混淆。

            

 脑中风有先兆

    石祥恩教授说,缺血性脑卒中除与血液粘滞度和凝血状态增高因素有关外,尚与颈动脉狭窄和其斑块形成的程度密切相关。统计表明约20% ~30%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和其斑块形成所致。国外流行病学报告显示,在65岁的人群中,颈动脉狭窄大于50%者,男性约占 7% ~10%,女性约占5% ~7% 。

颈动脉狭窄可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种,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可表现为: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TIA): 即发病时是一过性肢体无力、麻木或言语不利,几秒钟或几分钟缓解,一般不超过24小时。

2) 可逆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一般指发生偏瘫、失语在1周内缓解或恢复。

3)完全缺血性脑血管病(CVA):指脑中风后的偏瘫、失语不能完全恢复,遗留残废。根据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可分为:重度狭窄为70-99%、中度狭窄为30-69%、轻度狭窄为 <30%。

目前认为,对于有症状的中度以上颈动脉狭窄应该采取外科治疗,轻度狭窄可以内科治疗,常规为阿斯匹林50-100毫克,每日1次。除要了解狭窄程度外,颈动脉的斑块形态对脑卒中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认为,小或平的斑块,年中风率为 0.5%,大而深斑块为 0.5 ~4.5%,凸凹不整斑块为5 ~7%,同时颈部听诊有血管杂音者脑卒中发病率高于无杂音者。

     对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一些人可有一些先期征兆,表现为头迷、头晕和一过性黑朦,前者为颈动脉缺血症状,后者是由眼动脉发出的视网膜中心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患侧视力障碍表现,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产生的症状多以头晕、眩晕、耳鸣为主,而颈部不适和手麻无力不明显,这些症状易被误认为颈椎病造成的颈髓受压表现,特别是当颈椎影像检查有骨质增生时,常常忽略由于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的症状。

经颈部B超、CT和MR血管成像检查均可有效的诊断颈动脉狭窄。颈内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除临床症状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Gold Standard),是手术治疗的依据。颈动脉狭窄多在颈动脉分叉部位,椎动脉狭窄除颈椎横突孔骨质增生压迫外,多发生椎动脉起始的开口处。

     石祥恩教授强调说,治疗方面,除颈动脉和椎动脉内膜切除术外,颈动脉和椎动脉支架(Carotid artery stending, CAS )是颈动脉内膜切除的一种合理替代方法,尤其是对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有高危风险患者,由于保护装置(Embolic protection devices, EDP)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对于降低动脉支架手术的风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