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赢在中国才能赢得世界 (下)
(2009-09-11 22:55:52)
标签:
杂谈 |
在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快出手。这是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多年遵循的制胜逻辑
在中国,通用汽车的未来蓝图已清晰展现,通往未来的路又将怎么走?也许,看她的过去就能知她的将来。
过去十年间,比竞争对手更快出手,一直是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制胜逻辑。
第一家在华同时成立整车合资公司和技术研发公司:1997年,通用汽车正式与上汽集团签约,成立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及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在华同时成立汽车整车合资公司和汽车技术研发公司的跨国汽车企业。
第一个确立10万元价位家庭轿车标准:2001年6月,当市场上难见10万元价位家庭轿车时,通用别克赛欧紧凑型轿车正式投放市场,1.6升排量、自动挡、ABS、安全气囊等配置,使怦然心动的老百姓们几乎有种“非此不嫁”的心态。“10万元家庭轿车”的概念先入为主地确立了中国消费者的轿车消费新理念,对于中国家庭轿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一家在中国成立汽车金融公司:2004年8月,通用汽车携手上汽集团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在批发和零售两大领域为通用汽车和上汽的合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截至今年8月20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旗下零售信贷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零售资产总额已超过100亿元,并为超过22万5千名消费者提供了贷款服务。涉足汽车金融,通用汽车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通过向购买本公司产品的客户提供诸如免首付、零利率等优惠措施,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品牌追随者。
毫无疑问,在未来岁月,“第一”将依然是通用汽车憧憬和奋斗的目标。
许多汽车巨头想在中国卖车,却不想最终卖成中国车。在汽车生产本土化方面,通用汽车无疑是更深明奥义的高手
在中国市场,如果说福特产品推广的是“偏欧洲设计”风格,克莱斯勒产品主打原汁原味的“美国印象”,通用汽车产品依靠的就是其“彻底本土化”战略。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甘文维表示:“通用汽车并非简单地在中国合资建厂生产销售汽车,我们更带来了包括汽车设计研发在内的完整产业价值链,并积极参与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尤其提升本土创新开发能力中,显示了通用汽车对于在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承诺与信心。”
泛亚技术中心是通用汽车全球工程体系中的一员,通用汽车将其全球工程开发的流程注入泛亚技术中心,从资源分配、最佳实践、标准化工作、技术资质等方面给予泛亚技术中心通用汽车全球标准化的流程管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在通用汽车如何更好地了解、满足本地消费者需求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证明,经过泛亚技术中心本土化的包装和改造,车型个性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东方审美情趣。泛亚就像通用汽车手中的一张王牌,经过几年的成长如今羽翼日渐丰满,在通用汽车全球6家核心研发机构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用汽车的多品牌战略曾饱受诟病,但面对一个需求多元、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多品牌”却使通用汽车走出了另一片天
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让通用汽车的多品牌战略沦为反面教材,但在消费习惯和特点都极多元化的中国汽车市场,通用汽车的多品牌战略仿佛为中国量身定做:“走进我的展厅,必有一款适合你。”与一些汽车厂商后续产品匮乏的现象形成对照,通用汽车的多品牌战略立刻成为了遏制竞争对手的“杀手锏”。
通用汽车在中国启动的“多品牌、全系列”战略始于2004年。此后“别克”就被升级为“母品牌”,以君威、凯越分攻不同细分市场,同时开始打造意在“条条大道”的“雪佛兰”品牌。2005年,“别克”旗下的赛欧被转纳“雪佛兰”旗下,同时还推出了景程、乐骋。“凯迪拉克”品牌也正式入市,当年成为通用汽车在华推出新品创纪录的一年,共推出新车及改款车10余款之多。2006年,“萨博”品牌被纳入上海通用汽车,“别克”旗下推出君越,“雪佛兰”旗下推出乐风,“凯迪拉克”则推出了重量级车型SLS赛威。
在启动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三个差异化品牌时,通用汽车分别赋予三大品牌特立独行、大气沉稳、物有所值的不同品牌内涵,主打不同细分的客户群体。通过步步为营,通用汽车产品在中国形成了以凯迪拉克位于塔尖、别克位于塔身、雪佛兰位于塔基的“金字塔”构架,并成为国内第一家推出三个品牌的架构最完善、产品线最长的合资汽车企业。因为恰好适合于中国市场的水土,多品牌战略在中国愈显光芒,而并没有因为通用汽车在美国的重组而遭受滑铁卢。通用汽车欲再度“赢在中国”,多品牌的路显然还将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