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博客:开车这件事
(2009-08-24 23:26:20)
标签:
杂谈 |
纸上博客:开车这件事
《宝马,又撞人了!》之后
台风来临前的深夜接到同事电话:“宝马又撞人了,在嘉定,一死三伤,死者是个四岁男童。”虽然千百次告诉自己要冷静,依然抑制不住拍案而起的冲动。看到新闻报道中“男童母亲赵某大叫一声后当即瘫倒”,一瞬间,热泪满面。
采写《宝马,又撞人了!》时的义愤填膺还未消散,嘉定的宝马撞人案再次激发所有悲愤。蝉联十年的全球车祸死亡人数冠军,是否感觉无限光彩?死亡人数,这不是一组组冰冷冷的数据,是一个个被生生扼杀的生命,是一个个被灾难击破碎的家庭。
此刻,我不想骂车,只想骂人。最近采访一位金领人士,他直言不讳:“我不买宝马,不上档次,虽然它的档次低和车无关。”那些仗着财大气粗、背后有人,把宝马开成坦克,视人命为草芥的一部分宝马车主是否汗颜?
好吧,你们定会辩白:“我不是故意的,我喝了酒……”对,喝酒!杭州保时捷撞人,司机酒后驾车;南京别克连撞十二人,司机醉酒驾车;这次嘉定的宝马撞人案,同样酒后行驶。请问这些司机,莫非你们以为这是酒吧,喝到烂醉如泥还能到舞池中群魔乱舞?莫非觉得路上行人是金刚不坏之身,可任意践踏?
杭州新出政策说是醉酒驾车可被拘留15天。依我说,关他一年半载都应该,作为对漠视生命的惩罚。闯红灯的司机越来越少,是因为电子探头密布;酒后驾车的人还这么多,我看很大原因就是监察力度不够,如果酒精测试点天罗地网,惩罚力度再加大,谅他生个豹子胆也会有所收敛。
网上热议“70码生存技巧”,是谁逼的?
如果5月7日,胡斌在开车时能忍住了激动的灵魂,那么他现在就不用承受为期三年的牢狱之苦;如果8月4日,魏志刚在发动保时捷卡宴之前没有一次喝个够,就不会将正在过马路的16岁女孩马芳芳撞死。不到三个月,两起重大交通事故,都发生在杭州——这个曾经以“悠闲”著称的城市,现在正被疯狂的速度碾压着。
继网友“穿拖鞋的烟”在某网站大杂烩贴出了《杭州旅游不需过马路的详细攻略》的帖子之后,网友ksamyu
看过之后其实很无奈。是什么时候开始,马路沦为了赛车场?是什么人,把飙车和酒后驾车看成了一场游戏?而又是为什么“每一个司机都规规矩矩开车”变成了每一个行人对公共安全的一种奢望?
要知道,在你开车闯红灯时,你的家人也可能正在别处过马路,将心比心,你怎么能够狠心踩下油门?而一旦酒后驾车,可能就会有无辜的生命成为“轮下冤魂”,你怎么还能放心贪杯?汽车,的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莫让汽车成为改变你我生命轨迹的凶器啊!
“车祸哪里都会发生,不是杭州才有。”在杭州网友发出抗议后不久,8月6日晚,上海嘉定区一醉驾司机驾一辆宝马车,撞死一4岁男孩,撞伤五人。据悉,该男子并非宝马车主,借车带女友出来兜风,目前已被刑拘。强烈地无语……
难道一有了车就会膨胀,就变得躁动?
前几天傍晚在小区附近散步,见绿灯亮起,便悠闲过马路。谁知刚走到一半,一辆右转的车子竟然以直行的速度朝我开来。愣在原地一秒钟之后,发现它和我之间的距离几乎就在毫发之间,更可恨的是司机竟然一脸轻蔑。惊魂未定的我正想开口问责车主,却没想到这车疾驰而去,留下错愕的我。
“红灯停,绿灯行,人行横道的绿灯是让行人过马路的”,难道这还要人教吗?从小老师就已经这样教我们了。而现在的事实呢,就算我们安守本分地走在人行道上,心里也没有一丁点的安全感了。
在西欧许多国家,虽然红灯时车辆也可以右转,但车主懂得尊重行人,会自觉主动地让行人先过。而在我国呢?别说只是红灯时右转没避让行人了,即便是闯红灯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吧。说来说去还是个素质问题。许多人开了个车就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急吼吼要向人展示点什么。不是还有很多人就算骑了个摩托也要把音乐开得震天响地招摇过市吗?
还记得一次坐一朋友开的车,绿灯刚亮就猛踩油门,前面一个骑自行车送水的过马路慢了点,弄得朋友不得不减速。朋友嘴里居然恶狠狠地抛了句“丫的,真想撞死他”。我坐在旁边一时无语。是不是咱们中国人一有了车就会膨胀,就会变得躁动啊?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宁愿永远都不买车。
于是,我也就理解了兰州退休老师砸闯红灯车辆的行为。这要是放在古代,他怎么也算得上是个行侠仗义的义士吧。别再用“不理智”来评判他的作为,面对那些不懂得尊重生命的人,理智还有多少价值?
油价下调一毛六,你高兴吗?
7月28日的下午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正考虑晚上去哪里happy,因为今天刚拿了一辆新轩逸试车。不过得先去加油,车内的油表已经到底了。
听说晚上12点油价要下调,我赶紧上网查了一下。降是真的降了,发改委一改以往半夜偷偷涨价的办法,这次提前就公布了降价信息,但可惜只降了区区的0.16元。不足两毛钱的微调有点抠门,哪次油价上调不是四五毛以上啊?刚才的高兴劲转眼就被打压了。不管怎么样总归是降了,晚上去油站看看吧,能省一点总是好的。
晚上11点50分,我来到家附近的中石化。加油站里完全没有前几次上调时大排长龙的景象。私家车主们好像完全不知道再过十分钟油价就要下调,照样加了就跑。倒是出租车们排起了长队。看我在那里拿着相机拍来拍去,一位差头大哥主动和我聊了起来。“记者吧?你们一定要多报道报道,要不是你们媒体的宣传,油价还不见得会下调呢。不过这次只降这么一点,还是太少,你们可一定要多说说让他们多降点。”
12点一到,加油机上的油价齐刷刷地跳出了5.81元的价格。看看长长的队伍,不想等,于是又去附近的中石油。事实证明我的这个决定非常明智。那里的加油机上清晰地标着5.70元的价格,爽快地加满了油回家睡觉。看来石化双雄的竞争还是落到了实处,多少也给我受伤的心灵些许安慰。
事实上,在这高油价的趋势下,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偶尔的几次降价,就像掩耳盗铃,又有什么可高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