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哮喘、过敏、鼻炎、过 |
分类: 疾病防治 |
过敏性鼻炎、哮喘,有必要测过敏原吗?
标签:哮喘、过敏、鼻炎、过敏原检测
春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哮喘病、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等。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对付过敏性疾病要以预防为主,学会隔离过敏原、远离致敏因素是首要的。所以检测过敏原,确定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因素是常用的诊疗手段,从而对减少或避免接触、防范疾病的复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做脱敏治疗。但临床上常常见到病人花了钱做的过敏原检测,治疗了却没什么效果,有人认为,自己花了几百元做医学检测,却查不出什么结果,或是虽然避免了接触查出的过敏原,但还是没法阻止过敏的发生,许多人就产生了诸多疑问,如何权衡作过敏原检测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题。
一、什么是过敏原检测
过敏原的检测就是通过验血、皮肤点刺、仪器等检测手段,在医院相关科室检测,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提供具体的检查方式和检查项目,目的是确定病人的过敏因素,为防治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一般的三甲医院都具备这项技术。
二、过敏原检测虽有做的必要性,但它不是万能的,因为:
1、因为过敏反应的机理很复杂,不仅受食物、空气、动植物等的影响,也与人的内分泌、身体状态等自身情况有关,所以对一个具体的患者来说其过敏反应可以有变化,一次过敏原检测为阳性,并不意味着终生对其敏感,在日后也可能会转化为阴性。
2、过敏原检测还没法覆盖所有过敏原,因过敏原种类繁多,大约有2万多种,可目前能查出的过敏原只有500~600种,临床上能找到确切过敏原的也只有20%左右。
3、就算检测到,生活中有些过敏原有时也无法控制、无法避免,例如空气中的灰霾就包含很多的致敏的污染颗粒,但又不可能不呼吸;有的因不知道而不可避免,例如对虾过敏,却不知道自己在吃的东西中是否会有虾皮。
4、一名过敏的病人,往往与多种过敏因素有关,如一个患过敏性哮喘的人,过敏原可能包括花粉、尘螨、灰尘、花生甚至冷空气等多种,过敏原检测只能查出其中的几个而已 。
5、如果过敏性疾病是因焦虑、疲劳、消化不良等导致,往往查不到明确的过敏原。
尽管如此,但过敏原检测还是有其必要,但至少能作为一个参考。
三、过敏检测需要知道的几个问题:
1、婴幼儿时期的免疫力不完全,容易对一些过敏原产生过敏的症状,所以在婴幼儿时期不需要进行过敏原的检查,需要的话可以在6--10岁左右以后再进行过敏原的检查为宜。
2、过敏性疾病不同过原检测方法也不同,例如荨麻疹是I型变态反应,应该通过抽血查特异性IgE的方法;湿疹、接触性皮炎是四型变态反应,应该通过斑贴试验查过敏原。
3、 荨麻疹病人不太适合过敏原检测,急性荨麻疹一般都能自行缓解,慢性荨麻疹往往又原因复杂,不容易找到明确原因。
4、部分医院的过敏原检测受仪器、试剂等因素影响其准确性,如点刺试验,是否准确最关键的就是过敏原试剂的质量好坏,抽血查过敏原情况稍好一些,但又会由于机器系统不同,其检测结果相互之间不具有可比性,给病人造成很大困扰。
5、任何一种检测方法都不是百分百准确,检测过敏原是在常见的有限的若干种物质中选择,这跟猜谜语差不多。再说,患者接受检测时,有可能已过了过敏的急性期,加上患者本身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的变化,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来看,都会存在太大的变数。
四、脱敏疗法
一旦确定了过敏原,患者就要避免接触这种过敏原以预防复发,有条件的可以在医生的监控下采用脱敏治疗,这对于某一个患者来说,或许能够根治过敏,但整体来说,对所有的过敏患者依然作用有限,原因有三:首先绝大多数患者查不出确切的过敏原,另外,有些过敏原即便能查出来,技术上也无法实现脱敏,比如对油漆、敌敌畏过敏。其次过敏性疾病往往病因复杂,以哮喘为例,如果是单纯过敏原因引起的,脱敏疗法的确能治疗,但很多哮喘属于混合型,脱敏疗法只能去除部分过敏原,患者一旦接触其他过敏原,照样会发病。第三脱敏治疗需要每周打一次针,疗程长达1~3年,很多患者无法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