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献 者 之 歌
(2010-11-02 09:54: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 |
奉 献 者 之 歌
他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志愿者老师。他所服务的朝阳区团结湖街道外语协会是一个自发的群众组织,却在2008年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奖,并受到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的接见。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曾经到社区参观外语协会的工作和教学。他就是北京市团结湖英语协会秘书长李建军,本文的主人公。
一、一寸丹心 高义薄云
他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李建军2002年加入社区英语学习班工作,以后成为社区英语学习班的志愿者老师和英语沙龙主持人。他的学生来自北京的各个角落,为了首都英语爱好者,他不论盛夏酷暑或三九严寒,天天奔波在英语学习班的个个点,走出了一条别样风采的人生之路,这源自他内心的奉献精神。
沧海横流,方显志愿者本色!5年来,他定期主持的英语志愿者教学活动,从周一到周日填满了他的教学日程。周日是他最忙碌的一天,上午在朝阳图书馆的英语大课堂,他与英籍Michael老师同台授课,他是外教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下午2:00-3:00他主持朝阳图书馆英语沙龙,待沙龙开场进入交流阶段以后,他马上到团结湖公园主持另一个英语角,直至晚饭结束,风雨无阻,节假日不休。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不拿一分钱,不叫学员缺一次课,毫无保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他就像一枚“螺丝钉”,每当外教因事不能来上课,他就独自承担讲大课的任务。他讲课认真、敬业。他还被团结湖街道中路北、水锥子两个社区聘请为温馨家园的英语志愿者老师。即使他教的学生获得收获的时候,他依然在默默地耕耘。他肩负着学生沉甸甸的梦想,天天播下英语希望的种子。普及外语事业,参与公益活动,提升首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平,他用了八年的时间要把这项工作做出了成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让学员满意、让首都人民满意。
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不畏艰难。作为协会秘书长,除了讲课,他还经常走访英语协会的个个英语班,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困难。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今年经过他和协会的努力,又拓展了多个小语种课程。有韩语、西班牙语和法语,意大利语和日语也即将开课。
八年来,他带着春夏秋冬的阳光和细雨,更带着沉淀在心里的那一份感动而辛勤耕种在团结湖外语协会的志愿者行列。他把社会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义务,每到一处都留下了自己热诚奉献的身影。如每月一次定时组织团结湖外语协会的成员参加“北京市民讲外语公益讲座”;两月一次组织“团结湖公益大讲堂”活动,聘请外语界的名人周敏、王晓明老师前来主讲。他在北京广播电台主持的“Radio 774名师在线”节目做嘉宾;参加朝阳区委宣传部组织的“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并与东坝乡皮村小学的师生交流。他事必躬亲手足胼胝,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诠释着教学相长的精神,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现代青年的优秀品质。
二、 广交四海朋友 扬忛公益事业
李建军有一颗拳拳的爱国、敬业之心,他殚精竭虑为社会公益事业奔波劳碌,挥洒青春。他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广交在北京工作的外国友人和留学生。很多友人被他的诚恳热情所感动,自愿参与到外语教学志愿者活动中来,先后有40多位外教在协会注册为定期或不定期外语教师,更有多达百人的外国留学生参与英语沙龙和英语角的交流。有的友人不但自己来,还安排亲友参与交流。一位美国父亲工作忙,派在中国上中学的女儿来参与沙龙,一位在国际学校教美术的年轻美国老师不但本人参加,还把远道而来的母亲和妹妹带到英语沙龙,而她们竟然还没来得及倒时差,这些外国志愿者老师和团结湖的外语公益事业相濡以沫走过了5年,建军用热情真诚良好的服务,为国家赢得尊严和友谊。
2009年10月李建军带队参加了北京市外办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组织的“外语游园会”,会上他宣传、动员外国朋友和外语学习爱好的者参加外语教学和学习。2010 年3月他参加了北京市外办在国贸组织的“北京旅居人士展览会EXPAT SHOW”,会上积极向与会外籍人介绍团结湖,说服他们来团结湖社区作志愿者外语老师,最终有89名注册登记,其中24名外籍人士。两周后就开办了第一个由澳大利亚老师授课的英语高级班。
为了给参加学习的学员方便,他画了一幅简易的团结湖各社区英语班的地图,随时提供给新来的外教和学员。他的热情周服务赢得了友人的赞誉,像美国林菲尔德学院从2005年连续五年,每年都派出15名左右的师生来中国参观学习,近几年都是以李建军为主接待他们。客人说“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我们在北京像在家里一样。”大凡和建军接触的外国人能够感受到了中国志愿者的赤诚!
三、学习勤奋 与人为善 仗义疏财
建军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的英语基础,他抱定奉献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普济众生,他是个值得尊敬的年轻人。他原籍河北省阜平县一个农村,作为长子,他知道他是一家生命的烛光,是一家人的翅膀,他用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困境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是强者。16年前高中毕业后,他和千千万万离乡离土的农民兄弟一样,带着多病的父亲来到北京,奔波、忙碌、虽然他淹没在喧闹的人群中,在建军胸中却盛满了16年的艰辛。在北京打工之余他孜孜不倦的苦读,终于完成北京语言大学本科学业,获英语学士学位。为他成为最年轻的志愿者英语老师打下扎实的基础,近五年来,他竟辞去工作,安于清贫,风霜劳累,一肩担当,竭力为社会服务的志愿者,一名执着奉献的社会打工仔。5年,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服务时间超过10000多小时。
团结湖社区许多志愿者活动,李建军都积极参与了策划和运作。2010年春节,李建军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和美国友人杜大卫等一起参加了“携手慈善、情暖朝阳”募捐公益活动;四川玉树地震后,李建军又与团结湖外语协会成员参加了朝阳区慈善协会在朝阳公园组织的“凝聚爱心、情暖玉树”的募捐活动,共募集善款13万多元。建军带着一份社会责任,天天忙忙碌碌乐此不疲。即使在他父亲病危,他也坚持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才到医院陪伴父亲,直至老人辞世。
今年,外语协会又把尊老、敬老、助老“三项活动”纳入到工作日程中,并吸收了青少年的参与。他说“尽己所能,不计报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大家快乐、我也快乐”。建军的助人所带来的“谢谢”是真诚的,为社会进步做出一些付出是可贵的。在斜晖脉脉之时,能有一颗年青的心,快乐的心,是最最幸福的!
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里,人们都忙于赚钱,房子、车子、票子已是多数人的追求,而李建军似乎很不“入时”。他,一个普通打工仔在北京闯荡的16年中,有五年却是在做全职的的志愿者英语教师,至今还孑然一身,他是一位老师,但他没有拿一分钱的报酬,即使为他父亲治病至今还欠下了一笔没还清的债。正如他的学生们说:“以李老师的英语水平,满可以在跨国公司谋个职位赚大钱。”而他却不为所动,他只是利用志愿工作之余,为单位或个人翻译些资料赚点小钱,维持简单的日常生活。无论在充满赞誉的鲜花中,或是在经济状况捉襟见肘,他都一如既往在坚持着奉献。他说:“清贫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奉献才是最重要的。”
他以帮助推广北京市民学英语为己任、以打造北京国际文化大都市为工作目标为己任。他兢兢业业地遵循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古训,正如采访过他的美国记者巴瑞发表在英语《环球时报》上的文章中说他“人物小、胸怀大”。可能当他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注意到他,然而他的精神,就足可以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李建军走的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足迹,而是向世界昭示了中华民族传承精神的宣言。他说:没想到做这么一点的小事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更没有想到学员对我这么关心和支持。建军的足迹还可以看出,每个人只要热爱生活,用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贴近生活,感动就会不期而至。在感动的灌溉下,幸福感会慢慢生根、发芽,而开花则是笑容的绽放,最终,结果的时候,则是我们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时候。建军是平凡的,但当无数的平凡的力量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创造奇迹和伟大的历史!
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李建军的人格照亮了所有和他接触过人的心灵,不管什么时代,劳动者都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李建军用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现实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应该是像李建军一样那些不仅贡献汗水还贡献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