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 级 细 菌
(2010-10-10 19:08:38)
标签:
杂谈 |
分类: 疾病防治 |
超
最近,有关“超级细菌”的名字在媒体上频频出现,超级细菌是指携带一种名为NDM-1(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这一特殊基因的大肠杆菌,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超级”,这种细菌已进化到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抗药性,人类目前不但杀不死它,甚至到了束手无策的时候。造成细菌这一改变的原因,正是滥用抗生素的结果。
其实,我国早就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规定,但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很好地执行,也缺少监督和评估。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如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再好的药都会耐药。我国医学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买抗生素很难,但在我国恰好相反,无论是感冒还是发烧,只要一有病症,马上就使用最新的抗生素,这是很危险、很不好的用药习惯。请看:
●据调查,我国每4个感冒患者中,几乎有3个或更多使用抗生素,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80%,手术患者几乎100%都在术前后用抗生素;
●1978年上海抽检了2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出的耐药菌还不到5%。而现在,耐药菌在医院内感染的分离率已高达60%以上;
●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其中40%与滥用抗菌药物有关;
●现在小孩发热几乎都要输液,而且基本都使用最新的抗生素,如产生耐药性,这些孩子长大后再用什么抗生素?!
●我曾接诊了一位发烧38度的孩子,检查只是个普通病毒感冒,我为他开了抗病毒的中药,家长当时就不相信、要输液,次日孩子发热39度,就质问:“还是专家呢,连个发烧都看不好!”(病毒感冒没有并发症病程要5天左右)。
抗菌药物的发明曾给人类带来治疗疾病的希望之光。而现在对付耐药细菌已经成为医学上面临的一大难题,滥用已使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有的抗生素病菌耐药率就已达到70%,像曾使肺炎的死亡率降低了80%的一些抗菌药,现在竟有70%的肺炎球菌对某些抗生素已经无效了,如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10~20年内,现在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这,不仅是人类的悲哀,更是人类的一场灾难。
滥用抗生素给人的健康带来危害,是医患都要面对的课题,“超级细菌”看似突然到访,其实,正是缘于人类滥用抗生素作茧自缚的行为。虽然人们新发现的抗生素种类在逐渐增加,但是总赶不上滥用的态势。形成抗生素的药效越来越高,随之出现的病菌耐药性也就越来越强的恶性循环,最后就出现了针对王牌抗生素耐药的“超级病菌”。临床上针对耐药病菌开发一个新药一般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显然如果单靠开发新的抗菌药不太现实,医学上之所以倡导慎用抗生素类药品,就是因为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具有不可逆性,使用了第一代抗生素药物后,下一次再发生这个细菌感染时,细菌对第一代抗生素效力就会减低,必须使用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抗生素才有效果。所以,抗生素如同一把双刃剑,用的科学合理,可以为人类造福,不恰当则要危害人类的健康。事实上我们现在就生活在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环境里,近年来甚至我们所食用的某些肉食和水产品中,也被常常发现使用了抗生素,这是多么的可怕呀!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日益突出,医疗机构固然难辞其咎,但政府的监管、宣传也不到位,所以大力普及卫生知识、改变用药观念,已迫在眉睫。从某种程度上说,滥用抗生素问题是中华民族之患。熟知,一个民族最基本的竞争力是健康,如果连健康都没有了,中华民族拿什么和别人竞争!
可喜的是,我国近日已在某些重点城市建立了“超级细菌”监控网络,对免疫力低下、危重症、急诊患者、南亚次大陆来我国就医的人员开展监测工作,以应对潜在的疫情威胁。同时卫生部也特别提醒,这种“超级细菌”的致病力并不强,和普通大肠杆菌差不多,只是感染后很难治疗。专家指出,“超级细菌”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可能性也不大,它的感染范围主要是在医院,对于正常健康人群不会引起发病,不像非典、甲流等那样的传染病,注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体质、避免一切小病都住院是很重要的,也就可以避免“超级细菌”感染性的疾病,所以公众对超级细菌不比过于恐慌,只有在患有疾病时科学选用抗生素,才会避免超级细菌的发生,这对造福于人类健康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