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呼家楼中心小学青青分校

标签:
杂谈 |
参观呼家楼中心小学青青分校
10月27日培训第16天
今天上午7:30从学校出发前往朝阳区呼家楼中心校万科青青分校参观学习。呼家楼中心小学建于1962年,是一所集寄宿和走读于一体的现代化学校,目前一校两址(万科青青分校)。我们今天去的是万科青青分校,这所学校是房地产开发小区是建的,这就是学校跟校区走,真正的方便孩子上学。学校的整体设计是德国风格。学校有强大的智囊团,校长马俊是全国优秀校长,也是当前作为未来教育家培养的对象。
http://s5/bmiddle/60709e970752cdf450ad4&690
荣幸的和名校长合影
青青分校有一名副校长在主持工作。除此外,学校还聘请了爱新觉罗—溥任为名誉校长,以前全国特级教师“国宝级”教育专家霍懋征也是学校的教育顾问,现在又与全国数学界的权威人士,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以及各个学科的市级教研员组成了学校教学发展专家组。从这里我们看出学校之外的资源要能作用于学校可以让学校得到更大、更高的发展。
呼家楼小学在“中国人要懂中国文化,要传承中国文化”的办学思想引领下,逐步形成了以“三礼”和“炎黄传承”为特色校本文化的同时,将“培育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做有教养的中国娃”的育人目标贯彻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明理诚信”主体活动、“电线杆文化”、“奥林匹克扑克”入藏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等等育人活动的开展,更是充分诠释了呼家楼中心小学“对学生成长负责,让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办学宗旨。
“青青”有着美丽的校园环境。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上善若水”的巨幅壁画,以它那宽广的心境,温馨的怀抱迎接每个孩子的到来,让青青的孩子们在这个大环境里,自由的驰骋,勇敢的翱翔,同时也激励着青青分校的每一位教师应有这样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执著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http://s10/bmiddle/60709e97493a73d43e4a9&690
这是正门,教室的后面还有一个很标准的操场。
http://s3/bmiddle/60709e97493a7352392b2&690
这是教学楼中间的走廊。
“青青”的每一个走廊都是一本开启的书。一米高的墙裙,就是一本本厚厚的书。一层走廊那充满智慧光芒的唐诗宋词,发人深省。二层走廊那精彩绝伦的名人名言,催人奋进,令人回味;连走廊内的暖气罩都是一组组经典的中国围棋、中国象棋的定式,小小的棋子用自己特殊的语言诉说着中国文化的悠远与智慧。孩子们走在其中,如同在图书馆中漫步。走廊虽不算长,却浓缩了整个华夏的精髓与文化。
http://s1/bmiddle/60709e97493c0b74adf90&690
每一个走廊的墙裙都是这样布置的。
“青青”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走廊中每间教室外都开辟了展示班级生活的板块,上面闪耀着不同的名字“我们的骄傲”“成长的足迹”......学校从未对板块上的内容进行过评比,但上面却时时更换着学生的习字、习作等各种作品,各班所蕴含的独特的人文氛围,让小小的板块,折射出了大的境界。
这个花朵里的那块板是磁性的,贴板也是磁性的,很好更换。办法总人想出来的。
这是暖气管的外包装。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
多功能室与陈列室相结合,没有专门的校史馆,学校的荣誉在墙上。
呼家楼小学的老师很善于总结。他们把自己做过的事、开展的活动通过都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册,反复加工后出版成书,所以现在在他们的书橱里有很多书是他们自己编的,这些书就是他们学校的校本教材,《三礼》《炎黄传承》等等。这些教材也已经成为北京市的教材了。我还买了一些回来。
“青青”的管理制度系统、科学。校长的PPT做得非常的美、内容丰富。。。。。。
我受到的启发:1.学校的设计与规范要着眼于长远。设计上、质量上、美观上、合理使用上。。。都要考虑,不要用不懂得用来建学校。设计跟建设一样的重要。
2.校长要与外界多接触,学习他人的经验。在吸收他们的经验的同时确立自己的目标体系,管理体系。一个校长能留给学校一套管理体系是很重要,管理体系有了学校文化就会在管理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二形成。
3.学校要及时做好自己的宣传片。最好每年一片,不行每两年一片也可以。
4.学校各个地方的设计要跟家装的装修一样去思考。才会有前瞻性,要大气一点,不要小家子气,越舍不得花钱越容易淘汰。
5.北京市的学校班额全部不能超过40人,不低于30人,低于30人是浪费资源,高于40是绝对不可以的,没有一个超过的。班额的大小是教学质量的干扰因素,所以一直要控制班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