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人杨凤鸣
杨凤鸣(1891---1959
)字岐山,东海县石榴街道东安村人,幼入私塾学习传统文化,因学习优异,常被老师夸奖。十五岁因家里劳动需要辍学,回家放牛割草或帮大人推车赶集做生意。他个性刚强,待人处事公平,深得乡人爱戴。1930年起先后被推举为东安乡乡着、区长。1941年初在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和五十七军独立旅开辟东海后,经刘杰旅长宣传引导,毅然决然的率领500多人和枪械归顺抗日队伍,并任独立旅东海独立团团长。在抗战期间,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大义之举响誉苏鲁。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他的次子庆禄、长子庆福先后在东安保卫战和团林保卫战中壮烈牺牲。在失去俩个儿子后,他更加憎恨日寇,更加坚定抗日的决心,更加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主动把自己的盐漕子捐助给民主政权,全身心的投入抗战中去。为发展地方武装和政权组织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事迹曾影响了许许多多仁人志士,也影响了家乡的子弟。1941年9月,钱霖代表抗日民主政府把“民族之光”锦旗授予杨凤鸣。1943年8月1日,在山东莒南坪上召开的检阅大会上,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肖华赞扬杨凤鸣为“抗日老人”。
杨凤鸣深得村民拥护和组织信任。解放前,曾先后任人民政权武装主任、海陵县独立团团长、海陵县参议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省参议员、东海县参议长、东海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副主席、东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他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克服各种困难,为党和人民尽力工作,工作成绩卓著。1959年,杨凤鸣老人因病去世,享年68岁。
抗战老人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