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说起(30)
(2022-08-24 11:59:27)下手里的笔,抬头漠然的看着长香,什么意思?反正自我到此学校求学起,那钟就一直高高悬在大
杨树的半腰上,除了仰脸看看而已,就是没有机会用手去摸过,没有近距离目睹过,都说钟体上鋳
有蝇头小楷3600字经文。曾经有个文史爱好者,出于研究需要,借来云梯,拿着放大镜,爬上去,
近距离研究了大半天,撰写过有关文章,以示对此钟的关注。不过,关于这个钟的经历,我倒略知
一二。据传说,在明洪武年间,此钟系阳山寺庙主持邀宿豫著名的铸造能匠郭XX,用84%的铜、15%
的铁、1%的锡三种金属,进行冶炼铸造的。后来,阳山寺庙在抗日战争中,被鬼子放火烧毁,此钟
流落学校至今。、、、我很稀奇长香的发问,就嘱咐说:把每天作息时间毫秒不差的传递出去,就
算你胜利完成任务了,一心不可二用。长香笑着:我也是这样想的,只是为了更好履行自己职责,
并进一步探讨探讨。我笑了,说:先前的钱主任,干一辈子传递作息时间信息,光牵引绳拉断了几
十根,也没听说他 探讨过什么。不过他的钟敲得绝对准时准点,绝对标准时间。什么起床铃,预备
铃、集合铃、上课铃、下课铃,每个信号敲响多长时间,每下间隔多长时间,都把握的十分准确。
长香说:钱主任敲钟只是从实践中摸索、感性出来的。我准备从理论的角度来解决,这就不需要很
长时间,就能总结、摸索出好的经验来。我一听,心想:你也太自不量力了吧?一个初中毕业生,
而且毕业多年了,还要从理论上研讨出敲钟的最佳理论根据来,这也无异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吧!
、、、我说:理论这个东西,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涉猎的,除非从较长时间的实践经验中摸索出来。
长香说:你不要荞麦地里瞧不起秃丫子,我就用三角形函数,就可探索出来。、、、我一听,笑了
:敲个钟,还跟三角形函数扯上了,可真是癞蛤蟆打哈哈,怎么张开嘴的!我故意问:怎么个利用
三角函数的?、、、长香有些拘泥的说:当然,我学的那点,早就跟糊糊一起喝进肚里了,我这才
跟师傅学的?、、、我一听跟师傅学的,心里不禁一惊,脱口问道:跟刘老师、还跟顾老师学的?
、、、因为这两位老师是我们学校数学界的太斗。长香看我大惊失色的样子,手捂嘴笑了:跟哪个
学都一样,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好、方便。我忙问:跟魏怀义学的?长香反问:跟他学不行吗?那
是我的妹婿,熟悉,也好意思张口讨教。我有些醋意,重复长香的话,加重语气说:是的,跟他是
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很方便,更熟悉。弄不巧还有机会一锅摸勺子呢!长香忽然拿眼看看办公室四
周,向前伸长脖颈,悄声说:我当你是榆木疙瘩呢,也有开窍的时候啊!我一听,忽然脸红起来,
仿佛是有人用巴掌搧得一样,感到有失尊严一般。我沉着脸,说:王长香,这儿是学校,不是 开
玩笑的地方,注意影响。王长香一看我脸色不对,赶忙恭恭敬敬说道:对不起,我一时高兴,忘记
了场合、环境。我是无心无意的。我说的跟妹婿学三角函数也是故意为之,是我自己臆造的。我琢
磨着,如何快速进入角色,把信号传递的恰到好处,就想象到站在什么角度,敲铃是最佳角度,于
是就把大钟,大杨树根部和我站的地方,三点连线,就够成了个三角形,而且是个直角三角形。要
想使棒槌跟钟体保持一个适当距离,方可有效的最大限度敲响钟体。、、、我一听,觉得这个设想
很有道理,但自己又无能为力,只好应付敷衍道:你的这个大胆设想很好,但要从理论上解决,恐
怕凭你一己之力,很难很难。恐怕还要请教物理老师,他们对音响、音的传递,那是精通的。长香
正要说什么,我赶忙朝墙上的大挂钟一噘嘴,她马上意识到,急忙往办公室室外跑去,那后影,矫
健的就如一只飞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