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天亮得很早,也就在四点多一些,天就大亮,百姓也就先后起床,下湖做活。我起来后,赶紧洗涮一下,就开始烧锅做饭。柴锅做饭又快又香,我接受昨天去晚的教训,急三下扒完碗中饭,把碗一推,跟香娥打声招呼:我走了,中午不回来了!、、转身就去推自行车,往外走。香娥却在身后喊道:别忘啦,给小妮子买个书包!、、我一听,就回转身子,说:我又不上店赶集,上哪去买书包?香娥说:不上店赶集,就不能买啦?活人还能给尿憋死?不能想办法。我就随后转过身子,答应一声,就急忙上车子走了。
今天的任务是对寺沟村宅基地进行丈量,我们都认为这是硬骨头,难中之难。宅基地掺杂着历史以来的纠纷,有家族纠纷,邻里纠纷等。这个可关系祖孙后代的大事。我觉得在动手丈量之前,最好先深入了解一下基本情况,摸清底细,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纠纷,让其浮出水面,好让我们就事论事,掌握主动权。不然的话,不分青红皂白,就下手丈量,等既成事实了,再发现纠纷,就很被动了。我到了村部,他三个早已起来吃过早饭,出去溜达了。村部里空无一人,只有负责做饭的韩师傅,还在收拾碗筷,见到我,忙问:组长同志,还没吃饭吧?这里还有他们吃剩下的饭菜,你要吃,我给你烫烫再吃。我忙笑着,说:我在家吃了,不用麻烦你了!韩师傅却很热情,说:不麻烦,我就是负责这项的,全心全意为你们服务,是我的职责。、、、我笑着,觉得韩师傅虽说是农民,仅仅是给村部外来人员做饭的,觉悟蛮高的,责任心蛮强的。忽然韩师傅笑笑,说:你不认识我嘛?、、我一听,愣住了,你我两庄相隔近二十里路,我又从来没来过寺沟,怎么可能认识?韩师傅笑了,说:你认识香娥吗?、、、我笑了,说:不仅认识,还是一锅摸勺子的,你说认不认识?韩师傅笑了,说:香娥是我姨妹,她结婚时,我还去随礼,喝喜酒的。我也经常去他们家,只是你多在外少在家,没有见面的机会罢了。你们俩可以说是青梅竹马,要不然,、、、要不然、、、,韩师傅嗓子如被食物噎住一样,说了两三个“要不然”,言下之意,我心里清楚,那就是“要不然,你也不会跟个腿有疾的人结婚”。只是碍于面子,韩师傅说了半截子话。我这才恍然大悟,竟说出:哎呀,我岳母还是你姨娘啊!韩师傅还加重说句:亲姨娘,跟我娘一母同胞。、、、我们俩人都说了一句极其浅显、极其小孩子家家气的话来。也许都是出于激动根源,说出了极其多余的话语。我趁机改口问:姨哥唻,你对寺沟肯定了如指掌?姨哥笑笑,说:哪筐里没有烂桃,哪村没有几个刺猬头?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哪村都一样。说起来,寺沟有三大姓,董、韩、姚,当然还有张王李赵,也是祖上遗传下来的,都有些疙疙瘩瘩的不顺,也都是因为鸡毛蒜皮小事积累下来的。我想问问哪几家有纠纷?可正巧那三个溜达一圈回来了。成竹见到我,问:你看没看过寺沟村后的引水闸,可厉害啦!我说:灌溉干渠上有好几个这样的引水闸,我见过清湖的引水闸,比这更高大,每秒流量可达近百立方。盛福说:当年计划修这灌溉干渠时,就根据干渠流经地势,修了好几个引水闸,借以提升水位,达到自流灌溉的效果。所以,现在只要一提闸,水就会哗哗流进田里。耀世问:这是哪个设计的?我说:这就是咱们县老县长、著名的水里专家朱县长当年设计,带领全县人民,苦干加巧干,硬是用双手和双肩,扛出来的!、、哎呀,老县长功劳不小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