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我在束河古镇(二)
(2014-09-18 06:32:22)
标签:
育儿三亚养心斋智慧瑜伽瑜伽私教 |
分类: 瑜珈日历 |
出了门左右看了看,右边不远是大马路,左边的小巷子望不到尽头,我敢肯定左边定有我想要的。一个挨着一个小店铺大部分木门紧闭。走到岔路口了也不敢拐,就直着向前,我想只有这样回来一定不迷路。
上次去陌生的厦门我敢独自逛寺庙,这次游学束河古镇,为什么走在石板路上有些胆怯呢?可能是我的前世未来过这里吧。
等我顺利返回“自在莲”时,院内的阳光书房已经有一中年男女在喝茶了。
“你好,我想办理入住手续,我应该找哪一位?”
“等会吧,不急,进来喝茶。”
我们相互做了简单的介绍。杨姐听说我是三亚来的,亲切了许多,她们在“三亚国际旅游岛”宣布之前购买了五指山的房子。
“那里居住的大部分是老头老太太,气候还好,人文氛围不理想。”她告诉我。
短短的十几分钟,她将十几年的经历做了简要介绍,北京美国的打拼轰轰烈烈,是丽江的悠闲自在,让他们停止了匆忙的赶路。
“原来还可以这样活!”她感慨到!
“你来这里呆几天?”她问我。
“那你是怎么知道有这样的培训呢?”
“认识Yama老师是通过网络上他书写的瑜伽文字,我也买了他写的书,受益颇多,几年来,他的瑜伽教学模式不断的变化,最近读他写的睡眠瑜伽感悟,似乎我与其同步了。瑜伽唱诵也是我教学的薄弱环节,这次亲临现场,聆听、学习,更重要的是享受瑜伽的氛围。”
“我们是丁克,你什么情况?”她对我是好奇的。
“我有一个16岁的儿子,读高一,几乎不需要我管理。”至于另一半,我没法和她说明白,想想就笑着说:“我们失去联系”
“失联!哇!现在好流行哎!”她笑了。
她一点也不觉得这是悲惨的一件事,如果换一个女人,也许会有同情、会有安慰,严重一点的甚至会陪着流泪。
因为欣赏她内心的敞亮,我说:“我读今天清晨写的文字给你听吧。”
“慢,我打开录相机。我要记录下来,你允许吗?”
“当然可以!”
……相互的欣赏在瞬间将我们的友谊拉得很近很近。
“我可以加Yama老师吗?他会加我吗?”
“当然可以呀,你就介绍自己是石老师的朋友,他一定会加你的。”我将微信号告诉她了。
过了一会她又说:“他为什么不通过呢?”
“你太可爱了!”我说。“他有可能在来丽江的飞机上,也有可能在上海上他的最后一堂瑜伽课,放心,他一定会通过你的。”
中午我们在“自在莲”品尝了丽江素食,香甜可口。
认识了瑜伽老师阿飞。他告诉我除了做瑜伽老师,还在束河古镇为石老师(自在莲的老板)打理着“格子铺”。
“我跟着你去看铺子吧!我自己瞎逛怕走丢了。”
小河两旁的翠柳随风摇曳,想起几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甚烟枊满皇都。”
我发现在丽江与不相识的人在一起总会问这么一句:“你为什么来到这里?”
或者对方会主动告诉你:“来到这里我不想再回去。”
逃避、疗伤、享受、回归、憧景、旅行……我来丽江干嘛呢?游学呗!就是旅游加学习。简称游学。我怕家人看不懂,就此来段名词解释。
“格子铺”仅有十余平米,铺前有潺潺的流水,各种小花竞相开放着。
坐在铺内的踏踏米上,品着阿飞煮的丽江咖啡,听大男孩阿飞的故事。
不知不觉得,他说一段我会总结、评价一段。
“你在重复你父亲的模式。”
“你的潜意识还在反抗。”
“你的意识想做好。”
“你的小我有些强大噢。”
……
很多时候他在肯定我的回答,他不断的在向内探索。他的身体坐得越来越端正。
忽然觉察自己不是在聊天,仿佛回到私教课堂。
“你会发现即使可以做高难的瑜伽体式,可内心还是不平静?”
“对。”
“所以,治愈对方内心的问题尤为重要,所谓,身心双修。我来之前为一位女性瑜伽师做了情绪疗愈。她可是位头倒立做得很棒的老师。和你非常相似的经历,原生家庭父母强加给她的压力,亲密关系的重重创伤,她需要的是情绪平衡的疗愈瑜伽。需要正念,需要将潜伏在她细胞里的旧模式,扔进垃圾箱。将正确的意识输入她的身体,就像给电脑杀毒,让电脑顺畅平稳运行。”
5点钟我体验了阿飞的胜王瑜伽。
分享了我对瑜伽教授的方式。
“快8点了,天为什么还不黑下来。”我好奇的问。
“早晨最好8点起床,晚上12点睡,这样你就会和这里的居民同步。我带你去山角下的池溏吧,去做个蛙声波疗愈。”
在那颗高大繁茂古树下,我们一起练习了能量内导引。
我太幸运了,有这样热情的向导,我在心里庆幸!
他还希望我第二天可以上一堂我的瑜伽课。
“没问题!”我欣然的答应。
相互的分享就会很快乐!
真是出乎意料的束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