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积木屋的回忆》赏析

(2009-07-01 09:07:37)
标签:

动画

奥斯卡

积木

简析

加藤久仁生

文化

 

                               感动·思考·生存·生活  

                                      董善云    

电影的视听语言,直接的碰撞你的心灵。让你思考,让你回味,让你感怀,让你压抑。可能这些词语来修饰一部大片,但对于一部短片也是同样不为过,我看完《积木屋的回忆》这部由加藤久仁生导演的二维动画,这部片拿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当我看完之后,实至名归。也对于它的评论提出四个关键词:感动·思考·生存·生活。

作品之中更多挖掘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动画更加成人化,也反映日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这个岛国的生存的思考!

    加藤久仁生早期执导的《某旅人的日记》,已经体验出他与那些动画前辈的独特风格,这个片子红片网络时,也体现出导演对人性的拿捏的功力深厚,相对于新海诚偏重于画风与故事、山村浩二偏重于哲学,加藤更喜欢展现一种心灵之旅,一种大众的心理需要,一种情感的沉淀,《某旅人的日记》之中,加藤用一种色彩炫丽而沉着的画面,为观众们体验一次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心灵之旅,由于加藤的作品之中没有任何对白,并且少有解说,更让人感受到电影的视听语言带给人们更沉醉的感受,对与作品赋予给观众的心理体会更深刻和内敛!

    《回忆积木屋》虽然仍继承了其故有风格,但却在这基础之上,加入了更多变换的色彩节奏,强烈的场景切换,每个细节都是在营造一种矛盾,让人感慨万千,画面装饰性强,不同于《某旅人的日记》。中明快的色调,本片之中以淡黄色调为主,让观众通过画面而感觉到时间与记忆的存在,而其中间却不停的切换在说中蓝绿的冷色调画面,一冷一暖,温馨与孤独,带上那平时而又有点清淡的风格的音乐却又使得本片厚实而不沉闷。故事一种打散重构的方式,把主人公那每个阶段的温馨一幕描写到位,但又以一个身穿潜水服的老人,在蓝绿的海底下画面,打击我们的温馨与陶醉,故事情节平稳,但寓意深远,影片一直在思考着地球变暖与冰川融化这一主题,似乎正是对于未来的寓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对生存的意义一个深入的展示。爱丽丝游仙境般天马行空的想象,积木小屋则显然在人文关怀和积极意味上更胜一筹.

    对于被迪士尼,梦工场等等的有3D技术堆积出来的商业大片所影响的我们,对于这样的12分钟的动画短片能做到如此精彩,真是异常珍贵,讲起这些电影史上的火花,也让我想起了历届的得奖作品和提名作品,都是以艺术性和思想性所作为标准,早期的《老人与海》《父与女》等等,都以出色的立意,精彩的视觉效果,作品平实,简约,当寓意深远,对与《积木屋的回忆》能够把最佳动画短片收入囊中那就豪无悬念了!

    层层叠叠的房间深藏海底,,海水也像时间,把一个个储存记忆的盒子永远不见,但我们随着老人的烟斗,一盒一盒安眠着的回忆,可以重见了天日,同时我开始了我的心灵之旅,我已经穿越的时间,听着水泡声,音乐,回到一个个现实场景,我年轻,想起了父母,思考了自己的将来,眼眶泪花闪烁,这就是人生,平凡却无比的美丽动人,从孩童到老人,他亲手堆砌着积木 ,也堆砌着他一生的回忆。那种对生活的执着,精神的强大,不是一个年轻的心灵可以承受!也想起这话句话:“人就那么的一辈子。”来鞭响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影片的故事结构和我的简析如下:

第一章节:

    小小的积木屋子在大海中央,是老人的家。大海上有一只只船在航行。积木屋里一面墙上挂满了老照片,照片里是老人的家人,老人常常独自一人看着照片,叼着烟斗发呆,一缕青烟,把思想带到很远很远,寂寞的时光只能依靠回忆来消磨。偶尔老人会打开地板上的小门钓鱼,那下面也是他曾经住过的小屋。接着描写深海里那些高楼,和广阔的海面!

    

     简析:如果这是作为电影的片头,主要人物,典型环境,都做深刻的刻画,气氛的渲染也做极致,没有多余的画面!当镜头在一张一张挂在墙上平移,土黄的色调,然后到一个身穿红上衣绿色裤子的老人,这都在对表达了时间对世界万物的作用,红与绿的对比,加深了主人物的出镜效果,也达到了画面平实却不失活跃,在平静的音乐中,看到一双瘦弱的手打开那厚重的铁门,听到那嘶哑的摩擦声,那种孤寂的环境也就是老人孤寂的内心,然后一个全景的刻画钓鱼,让老人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淋漓尽致,然后是老人所处的环境上进行刻画,窄小的生存空间,广阔的海面,深不可测的海底,蓝绿的海底色与黄绿的的海面景象,形成的一个对比,说道对比,在这个片子的基调上就是用尽了矛盾,红与绿的衣着,黄与蓝的客观条件,粗与细的事物刻画,都在微妙的冲突中体现了导演的思想!当斜线海平面上两个海鸥嬉戏打闹的飞过,这是以声音来刻画了静,也暗示孤独的老人,孤独房子,孤独海!

第二章节:

晚餐中,一瓶酒,一个杯子,一部电视机,一个人,一个窄小的空间,一个孤独的世界,一个空镜头就是黑夜下孤独的房子,电视屏幕的一斑的亮色, 

 

简析:一斑的亮色!在闪烁,却没有现在人们听到电视里的那份载歌载舞的热闹,是生命在颤动还是在颤抖呢?这也不就是我们现代社会老人生活的问题的一个影子吗?这这样的一个小节,把老人的生活推到了观众的面前,也为下来的故事设置了悬念!

 

第三章节:

    每天早晨老人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他的烟斗,那是他时时不离身的心爱之物。海水还在不停的上涨,一天清晨海水终于漫进了积木屋,老人不得不重新增加积木屋的高度。风雨无阻的建设,在一次搬运行李的过程中老人不慎遗失了他的烟斗,烟斗通过地板上的小门掉落到海水漫灌的积木屋下面。没有烟斗的老人十分失落,但却无能为力。一砖一瓦,几日几夜的辛劳,新的小屋终于建好了。老人同样在小屋的一面墙上挂上了那些老照片,也许他早已离不开那些带给他所有回忆的照片。老人像往常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照片,当他习惯性的去拿烟斗的时候才恍然想起烟斗已经遗失了。老人在商店的一堆烟斗中挑选自己中意的,却发现没有哪只可以代替原来的那一个,失望中老人看到了店里的潜水服。

 

简析:寻找烟斗,也在寻找那熟悉的记忆,风雨中,360°的角度来表现老人建房的阑珊的动作,真让人唏嘘不已!这样的笔墨自然真实!耐人寻味!这也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对与我自己曾经有怨父情绪的我,看到那个背影,就知道这句话的深沉意思:父亲如一座沉默的大山。

 

第四章节:

    穿好潜水服的老人站在小门边,他还是决定找回他独一无二的烟斗。随着潜到之前居住过的小屋,老人也一点点拾回了他的记忆:曾经在那间屋子里年迈的妻子为他捡起掉在地上的烟斗,曾经在那间屋子里的床上他喂生病的妻子吃药,曾经在那间屋子里的沙发上全家三代一起拍了合影,曾经在那间屋子里女儿第一次带了男朋友回家,曾经在那间屋子里女儿学会第一次走路,曾经……

简析:年迈的为他捡起掉在地上的烟斗,妻子的缓慢动作,老人的惊呆神态,一个温馨的视觉,突然转回身穿潜水服的老人,加上那种深沉无语的表情,对人物动作的选择,这样简明的细致的刻画,看到了导演的深刻内涵,和故事情节高超的驾驭能力。当我看到老人继续勇敢下潜的时候,那是多么的让人鼓舞!深埋在海底的故事如火山一样无法控制,尽情的让心绪流淌,直到永恒!

当一个经典瞬间,一个让人动容的动作,一个个平凡人都拥有的生活场景,朴实无华,在一个冷暖色调对比,一个个温馨于孤寂的场景切换中,我们感受着超现实视觉带给我们的情感宣泄!记忆连成了一条生命的轨迹,童年,青年,成年。老年,每个阶段,每个记忆都在这一个活动的画面中被勾起,被思索.生活是那么的平凡,但生命却那么的震撼!

 

第五章:

    当海水还没有漫过陆地的时候,年幼的他曾和妻子在树下嬉戏奔跑,后来他们长大、结为夫妻,建造了属于他们的小屋,营造属于他们的家,在小屋里一起喝葡萄酒、共进晚餐。

 

简析:这样的场景与第二章及第三章互为照应,在这个12分中的短片中,这样的情节呼应,对比异常之鲜明。里面的故事就是一个童话,也是每个人都拥有过的童话,多么的浪漫美好!这已经不是12分钟带给我们的时间概念,已经是一生的时间概念!     老人的内心被剖开,也是把观众的内心剖开,我们的到了:感动,祝愿,惆怅,唏嘘,振奋,思考,无助,感慨,等等的情感!因为你的记忆也是就是短片的记忆,你的情感也是老人的情感,这样的短片,无疑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空镜头的运用:

银色的水泡铺满整个画面,上升,消失。“高楼大厦”慢慢隐去,记忆在隐去,切换到下一章节!象征什么?却给了我情绪的沉淀。

 

 

第六章节

    当老人再次回到海水上的积木屋时,除了烟斗,他还带回了曾与妻子喝酒的玻璃杯。他为两只杯子都斟上了葡萄酒,像多年前与妻子共同饮酒时一样,老人举杯,两只杯子相碰,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简析:“叮~ 影片戛然!或清脆,或优雅,其实在这里却是意味深长,旨意高远!

 影片在我不断的观看中,对他的思考也是在不断的理性。海水上涨,淹没了那遥远的的、故事,海水就像是时间的作用的载体!把记忆装在一个盒子里,盒子落满尘埃,但我们却没有勇气去打开,当你年华不再,特然由于像掉失的烟斗一样,打开了第一个盒子,那你还能不打开更多的盒子吗?

生存,生活,当心爱之人已经不再世上,自己却独自存活于世,对于那些记忆感受这冷与暖,温馨与孤寂的情感撞击,又有对少人有这样的勇气去感怀过去呢?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是在生存还是在生活的时候,或者生存是一个人的本能,而生活是一种情商,一种智慧!你是活着还是在生活呢?

记忆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那理想最理想那部分!

人都活在自己的记忆里。

                                                                    

                                                                20096月25日于广美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