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信部规划司全面解读“中国制造2025”

(2015-05-21 18:07:13)
标签:

it

 

https://mmbiz.qlogo.cn/mmbiz/2HcdV4rtpERIvpZR5zc4pcoZ5aFFMRhBT06OvZHCZxhL8iaibibSWqw0xgIpXUgn90KZicBEVIica4Bq8xvOkJVx6eg/0?wx_fmt=jpeg

 

推荐人王戈,北京东方中科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中国第一私董小组成员,业务:中国电子测试测量领域领先的综合服务商。

五五私董会官网:www.55ceo.cn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关注五五私董会官方微信查看更多精彩。

http://s13/mw690/001LuKjfzy6OYgFmeIIec&690

五五私董专线:010-5629-2855

 

《中国制造2025》千呼万唤始出来。昨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成为改革着力点。


作为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制造强国的蓝图,《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即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提出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认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新兴技术,与此前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度较高。以“互联网+”为核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未来10年,预计仅工业互联网就将带来6万多亿元的GDP增量。


在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中,光大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赵扬表示,央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领域的技术储备优势较为明显,行业景气度也相对较高。


同时,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被列为五项重大工程。对此,中信建投研报也表示,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主线。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制造技术是提升中国制造业整体效率的关键;而发展服务型制造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为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中国制造2025》明确,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制造业走出去的服务力度,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增加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投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制造业企业特点的产品和业务。同时,将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贷款和租赁资产开展证券化试点。


来源 | 同花顺综合


 


征稿启事



我们是中国第一家专业私董会,中国私董行业领跑者——五五私董会官微平台。

我们关注和记录规模千万到10亿中小企业家成长路上的所思、所为和所得。

我们分享与中国中小企业相关的,关乎战略和商业模式的商业趋势、经济政策、资本动向等,关乎组织发展、核心运营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实践。

如果您是咨询顾问、主持人、教练,对企业发展有深入专业独到的分析,不妨联系我们,因为在这里可以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如果您是企业家,在企业运营管理中总结了些许的管理经验,不妨也联系我们,与同道中人交流分享,才能升华为智慧。

感谢五五会员的推荐,欢迎持续推荐!

你我共建私董生态圈,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满心期待大家推荐的好文,原创更佳哦!

参与方式:

1、原创文章,请以附件形式发送至55ceo@vip.163.com,并注明:姓名、公司名称、职务、手机等信息;

2、推荐文章请联系“五五私人董事会”微信号,留言请写明:姓名、公司名称、职务、手机、推荐文章;

3、或致电五五私董会,电话:010-5629285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