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丰田汽车成本管理丰田章男汽车 |
分类: 车市点评 |
发了《解读“丰田收手”之一:过犹不及的失策》后,网友批评我:丰田的管理精髓不是精益生产方式。不要轻易否定。它的精髓很简单——不断改善。
然而看似简单的丰田模式,很多企业却学不来。笔者一个朋友说起国内某汽车企业学习丰田的实例:“管理看板”无论在车间还是办公区都随处可见,“合理化建议”强制按人头分配,这个企业的负责人在对比了一汽丰田和自己的某些规定之后非常感慨地说,我们是在学丰田,可学歪了,真正的丰田没这么复杂……
的确,丰田并不复杂,丰田模式或者丰田思想可以简要概括为“持续改进”和“尊重他人”两大支柱。而丰田模式的创始人大野耐一早就告诉我们:“丰田生产方式是一次思想革命,丰田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管理思想而非管理工具”可惜太多人忽视了大师的警告。
全盛时期的丰田固然令人仰慕,而如今丰田处理危机的做法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最近丰田汽车出现频繁的召回事件,并且下调销量目标强制压缩产能,招来外界种种质疑和非议,甚至有些人幸灾乐祸。但笔者认为丰田汽车不再追逐销量冠军,在日本和世界亟待汽车业复苏拉动经济的背景下,采取不可思议的刚性压缩政策,是一种精明的转身。
虽然,丰田汽车放弃争夺世界汽车市场份额15%的目标,制定660万的销量目标很有可能被通用、大众等超越,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问鼎全球销量冠军,除了能获得令巨额利润,其品牌价值也能大幅提升。但处在风口浪尖之上也会有种种不利因素:其一,假如一时无法被竞争对手无法超越,无形中就会增加王者的自傲心里,百年通用破产就是鲜活的例子。其二,连小学生都知道,考试得了第一名要保持住,否则就是不求上进的表现。所以为了保持销量第一,必定要千方百计地生产,想方设法地销售。这对于目前的丰田汽车来说无异于自杀,频频召回的事实和研发的短板已经暴露。再加上树大招风,无论哪个环节出现哪怕是一点儿小问题,都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日前,丰田章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达了对发展过快的担忧。“也许我们的战线拉得太长了。所以,今后哪种轿车会让消费者满意,哪种定价会吸引消费者,然后我们就必须生产这些汽车。”丰田章男的改革基准点很明确,那就是改变公司的侧重点,将产品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销量和利润。大树底下好乘凉,利用这个时机查漏补缺才是丰田现今的策略。
正如笔者的一个朋友,在企业里做了十几年副总,上面的总监换了七八任,可他始终都是副总,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个不思进取的窝囊废,实则不然,总监的压力大,下面的部门出现任何事情都会牵扯到他,副总只要出色地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就会平安无事。
虽然这样的处事哲学并不被主流所提倡,但是仔细想想现在丰田汽车采用的策略和这个副总很相似。在自身还有待提升的情况下,盲目上进才是对企业最大的消耗,这无疑是和成本管理的思想相悖。而丰田章男在就职当天所说的,“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能卖出多少车,或是能从中赚多少钱,而是应该分析客户目前以及今后会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需要什么样的汽车。”也是丰田模式中尊重他人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