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吵,让北京喘口气
(2009-07-31 14:01:30)
标签:
房产北京公租房外来务工人员 |
分类: 社会热点 |
京籍和非京籍的网友在评论中分成了两派,先是非京籍的网友提出质疑,为什么我们在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同样给这个城市出力纳税,但是“却不能享受不到福利?医疗保险、子女就学、低保和廉租房……没有一样先为我们着想。”
京籍网友这样回应公租房政策:外地人有自己外地的家,但北京人没有北京以外的窝,所以我觉得北京应该优先解决北京人自己的事……
的确,无论你是写字楼里熬夜的白领,还是建筑工地上流汗的民工,只要没有北京户口身份都是一样的——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们当然希望能够享受北京市民同等的待遇,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然而,无论城市大小,都有外来务工人员。同样无论哪个城市都有地方性政策,而顾名思义这些政策只针对有当地户籍的居民。这次北京被推到了封口浪尖上,一是因为它是首都,一举一动都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二是因为北京的外来务工人员太多,问题复杂。第三因为,房子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讲是头等大事,在没有固定居所的时候,临时住房也很重要。
笔者自己和身边非京籍没房的同事们随时都在漂泊之中,因为租房的行情不是固定的,所以大家都面临 “我在北京租了8年的房子,搬家已经不计其数了。刚租个便宜房子,住一年人家就不续约了,中介说房子一直涨价,租别人还能涨钱,房东不愿续约……”的情况。
同时,一个国外回来的朋友也惊讶:北京的出租房价格为什么这么离谱,甚至自己那份慈善性质的工作月薪全部用来缴租房都不够。
作为在京的外来务工人员,虽然有“京漂一族”的称谓,但如果我们老了、累了有一天还可以落叶归根,而对于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或者二代移民来讲,他们没有地方可去,生养死葬都在这里,如果离开北京那么他们同样会漂起来,会居无定所。
正如农民会羡慕有城市户口的人们有社会保障,退休之后老有所养。而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无奈之举,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耕种收获,而城市居民假如没有任何保障就只能坐吃山空。
北京,每天上下班拥堵的公交车里,不冲刺都挤不进的地铁上,已经挤满了睡眼惺忪、面容憔悴的上班族,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应该是充满朝气的,但是无论早晚人们的脸上都写着神色匆匆的疲惫。本地人和我们一样都在感受着城市扩张而带来的巨大压力,但“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的胸怀,让我们“拥抱后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
因此,无论京籍人士还是非京籍的网友,都不要吵了,毕竟我们都是同源同宗的中国人。而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我们共同的栖息地北京,在经过钢筋水泥建筑的重重重压之后,也已经不堪重负,请让它喘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