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袭人给宝玉黛玉送来两钟茶透露了什么大事?

(2017-06-09 16:00:04)
标签:

文学

红楼梦

林黛玉

袭人

红楼梦六十二回对宝玉的生日是大写特写,其中不少情节的描写尤其是袭人的表现非常耐人寻味,结合前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隐约解读出其中所隐含的关于宝玉黛玉婚姻的重要信息。

三姑娘在细数贾府主要人物的生日时,说二月没人(生日),袭人就有句话:“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不少人对袭人的这句话很反感,认为是袭人把黛玉排斥为外人,是对黛玉的不友好。初读红楼时,我也有这种感觉。后来读多了,发现袭人的这句话另有深意。在随后的六十六回,兴儿与尤氏姐妹八卦时提到过宝玉黛玉的姻缘只是未露形,兴儿是轻易进不得内府的小厮,可见宝黛姻缘在贾府已经是公开的话题。如果没有贾母的默许,如果宝玉黛玉的婚姻没有敲定,说这样的话岂不是对黛玉名节的糟蹋?七十九回和香菱说起薛蟠的婚姻时,宝玉就说过:“这些人家的女儿他也不知道造了什么罪了,叫人家好端端议论。”此处袭人说林姑娘不是贾家的人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观念:林姑娘是林家的人(五十七回认薛姨妈为母,也可以算薛家的人了),将来才能嫁给贾家,咱家的姑娘怎么能嫁给咱家呢?

袭人和探春的对话算是故事的引子,正文却在酒宴之后。

【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宝玉的话很明显,完全是基于和黛玉能够长久在一起的想法,黛玉当然听出来了,不好再和宝玉说下去,便转身离开了。如果宝黛婚姻没有敲定,黛玉岂不是又要恼了?宝玉忘情导致黛玉生气(不论真假)前面已经发生过很多次,那是因为两人的关系还没确定!

【宝玉正欲走时,只见袭人走来,手内捧着一个小连环洋漆茶盘,里面可式放着两钟新茶,因问:“他往那去了?我见你两个半日没吃茶,巴巴的倒了两钟来,他又走了。”】惜墨如金的曹雪芹为什么不直接写“两钟茶”?原来着眼点在“连环”“可式”“新茶”。袭人最是个有心机的人,原本只有伺候宝玉的义务,见他两在一处,特特的用连环洋漆茶盘给宝黛二人恭恭敬敬的送上两钟新茶来,形式上等同于向两位新人送上交杯酒来。袭人此处借机小小的演示一回,必定还有讨黛玉喜欢的心理成分。“他又走了”,只能是暗示黛玉未能与宝玉完婚就离开了尘世!

袭人端着一钟茶来到黛玉宝钗处,说:“那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袭人笑说:“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鉴于此时宝钗黛玉俨似同胞共出的金兰关系,再者宝钗年长为尊,先饮是理所当然。如果宝钗推让黛玉先饮,必定是假客套,不但有违与黛玉之间的金兰关系,还有“王夫人让黛玉坐东”之嫌,对黛玉岂是好意?

 原本是黛玉的新茶,却被宝钗先饮了。巧妙的暗示了黛玉仙逝后,宝钗便成为宝玉婚姻的最佳选择,宝玉宝钗成婚是文本中写实的结局。但宝钗也只喝了一口,暗示宝钗与宝玉的婚姻并没有走到头。黛玉将宝钗剩下的半钟茶饮尽,岂不是又应了宝玉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如果袭人送茶这一节原本就没有这样的喻义,那么作者这么写是不太符合常情的。袭人送茶时,宝玉分明看到黛玉和宝钗在一起,以他常日里的性情,必定是要袭人把这两杯茶都送过去,钗黛各一杯才是。因此,作者这么写,要么就是让宝玉“糊涂”一回,要么就是宝玉看出了袭人送茶的深意,分明是要和黛玉分享这两杯新茶。

可见袭人送茶一节,并无某些人所说的袭人、宝钗欺负黛玉的恶意,并且巧妙的透露出宝黛姻缘在紫鹃试玉、薛姨妈认颦为女后已经内定的重大机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