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如何识别孩子心理危机

(2016-12-23 16:43:45)
标签:

家教指引

心理危机

识别

分类: 教育心得

“郁闷”、“无聊”、“迷茫”、“没劲儿”,这些多少带有负面色彩的词汇,成了时下一些中小学生的口头禅,更严重的甚至说出诸如“我不想活了”“我想自杀”等词汇,这个时候一定要引起各方的注意。但是现在一些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说的话并不在意,根本不重视。如果忽略了,可能会真的酿成极端事件。这个时候陪伴者可以通过倾听、提问等方式,使对方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平衡焦虑、矛盾的心态。研究表明,自杀者在采取自杀行动前的24小时内,小的挫折和人际关系磨擦的发生频率很高。在这个时段,如果有人帮助他摆脱这些困扰,往往就能挽救他的生命。

心理危机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处理,它就能变成个体成长难得的机遇。家长平常要仔细观察孩子各方面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的情况的要及时处理:

(一) 心理危机的识别

1. 情绪的改变: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虑不安,无故哭泣。

2. 行为的变化:饮食、睡眠出现反常,个人卫生习惯变坏等。

3. 学习兴趣下降:上课无故缺席,常迟到、早退,成绩陡然下降。

4. 丢弃或损坏个人平时十分喜爱的物品。

5. 自伤、自杀意图的流露:如谈论自己的死或与死有关的问题,或写下遗嘱之类的东西。

6. 伤人意图的存在:想伤人的意图难以排解,甚至计划实施伤人行为。

心理危机的处理

(二)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 尽快与其他家庭监管人、班主任联系,深入了解情况,必要联系学校心理老师或其他专业人士,寻求支援。

2. 不能让其独处,与其保持连续接触。

3. 对其表现出非常关心及深切同情,设法提出一些良好建议。

4. 设法将周围可能对其造成伤害的器具除去。

另外,人的情绪发生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包括平稳、促发、震动、加速、颠峰、缓和、恢复七个阶段,家长要密切留意孩子的情绪发展特点,如果孩子情绪处在加速、颠峰期,千万不要和孩子对着干,避免引发新的心理危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