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灵小屋
心灵小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27
  • 关注人气: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试你的眼力》------观察力训练

(2016-06-12 16:50:36)
标签:

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设计

观察力

分类: 心理教学设计、课件

《试试你的眼力》------观察力训练

一、设计理念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智力活动的入门,是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的前提。科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各种信息中,来自眼睛的信息占83%,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可见,观察对知识的获得是多么重要。学习需要观察,没有观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活动,没有观察,就无法获取大量、丰富的感性知识。因此,帮助学生认识观察力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力,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悟、探究式的训练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观察力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培养自己认真观察的意识。  

2、通过观察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提高观察力的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视觉观察力,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活动准备  

1、观察力测试卷  

2、观察力训练备用的图片

3、多媒体课件(PPT演示文稿)  

4、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6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思考感悟,引入课题:  

(一)热身游戏:大家来找茬。  

(二)小故事大智慧:  

1、看故事,想问题:   

一个阿拉伯人在沙漠里与骑骆驼的同伴失散了,他找了整整一天也没有找到。傍晚,他遇到了一个贝都印人。阿拉伯人询问贝都印人是否见到失踪的同伴和他的骆驼。

 "你的同伴不仅是胖子,而且是跛子,对吗?"贝都印人问,"他手里是不是拿一根棍子?他的骆驼只有一只眼,驮着枣子,是吗?"

阿拉伯人高兴地回答说:"!!这就是我的同伴和他的骆驼。你是什么时候看见的?他往哪个方向走?"

贝都印人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他。"

阿拉伯人生气地说:"你刚才详细地说出我的同伴和骆驼的样子, 现在怎么又说没有见到过呢?"

"我没有骗你,我确实没有看见过他。"贝都印人平静地说,"不过,我还知道,他在这棵棕榈树下休息了许多时间,然后向叙利亚方向走去了。这一切发生在三个小时前。 

"你既然没有看见过他,那么,这一切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确实没有看见过他。我是从他的脚印里看出来的。你看这个人的脚印:左脚印要此君脚印大且深,这不是说明,走过这里的人是个跛子吗?现在再比一比他和我的脚印,你会发现,他的脚印比我的深,这不是表明他比我胖?你看,骆驼只吃它身体右边的草,这就说明,骆驼只有一只眼,它只看到路的一边。你看,这些蚂蚁都聚在一起,难道你没有看清它们都在吸吮枣汁吗?"

"你怎么确定他在三个小时前离开这里的呢?"

贝都印人解释说:"你看棕榈树的影子。在这样的大热天,你总不会认为一个人不要凉快而坐在太阳光下吧!所以,可以肯定,你的同伴曾经是在树荫下休息过。可以推算出,阴影从他躺下的地方移到现在我们站的地方,需要三个小时左右。

听罢之后,阿拉伯人急忙朝叙利亚方向去找,果然找到了他的同伴。事实证明,贝都印人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师:为什么贝都印人没有看到阿拉伯人的同伴,却能准确的说出他的同伴和骆驼的特征呢?

生:因为贝都印人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推测出阿拉伯人同伴的特征……

2、教师归纳:读完这则故事,大家都很钦佩这位贝都印人的敏锐的观察力。一个观察力强的人能从一般人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事件中发现奇迹。一个观察力弱的人即使进入宝山,也可能空手而返。苹果落地,火炉上的水壶盖被水蒸气掀开,这些都是人们十分熟悉的现象,但牛顿和瓦特却由此分别发现和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蒸气机。当然,这些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并不是这么简单,但是观察力强的确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说,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同样,在学习中,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那你的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这节活动课的主题是“试试你的眼力”,关于观察力的训练。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和故事,使学生初步感知“观察力”的重要性,引出活动课题。)  

二、完成测试,了解自我:

活动一:测测你的观察力

1、既然敏锐的观察力对我们的学习大有帮助,你了解你的观察力吗?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测试(发放《观察力问卷测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测试,并计算结果。

2、公布结果。   

3、教师归纳:每个同学的观察力有强有弱,但只要同学们认真去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事物,努力训练观察力你们都将有一双“火眼金睛”。

(设计意图: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观察能力,形成培养自己认真观察的意识)

三、小组合作,寻求方法:

1、活动一:火眼金睛

1)题目:观察这两幅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师: 完成了这个题,你认为要想准确找到答案,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生:仔细,注意到每一个细节。

2)题目:下面图中哪两只小熊是一模一样的?

师:看完这幅图片后,在观察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不但要仔细,还要全面。

3)题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看到什么?

2、问:我们在观察这幅图片的时候,掌握什么样的方法,就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力了?(6人以小组进行讨论。2分钟后,全班分享讨论结果)

3、老师归纳: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仔细、全面、多角度。

四、学以致用:

活动二:实战演练——眼力大比拼,看哪个组完成得快。

(一)数一数图中的人头个数。

(二)怎样记得快:

meat——meetparent——parents happy——unhappy health——unhealth   提出问题:他们有什么区别?

(三)辨字游戏:戍、戊、戌

 

你认识这几组字吗?他们有什么区别?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

学生做练习,找规律,找方法。

(四)你能举出生活中需要细致观察的一些事例吗?(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学生举出学习中遇到的有细微差别的知识为例等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理论支持

1、乐于观察,勤于观察  要学会观察,培养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和稳定的兴趣,还要经常练习,经常运用,养成习惯。

2、观察之前要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  知道的越多的人,看到的也就越多。因此,平时要注意累积自己的知识,在观察前也要做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

3、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漫无目的的观察不会有理想结果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收效也就会越大。

4、拟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观察活动要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要有一定的计划性。比如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

5、带着问题观察  带着问题观察可以促进思考,反过来又促进观察,形成良性循环。

6、做好观察记录和总结  做好观察的记录和总结有利于我们深入思考,体出问题,为以后的观察和学习打下基础。

六、活动总结

通过前面的活动,大家对观察力有了一定认识和感受,也掌握了一些提高视觉观察力的方法。如果大家能把这些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老师相信大家的成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结束语:观察是智慧之泉。让我们记住“观察、观察、再观察”。只要你处处留心身边的日常事物,他将使你获得知识,使你发现生活的真谛。

附:小熊图

《试试你的眼力》------观察力训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