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斋志异》的创作思想、艺术特点及其影响力

(2009-12-06 22:04:23)
标签:

聊斋

红楼梦

史记

艺术

文化

分类: 文学经典

 《聊斋》作者蒲松龄比较注意男女爱情和婚姻问题。作者爱写的是青年男女,
一见钟情,中间经过了一些波折,终于能够如愿以偿,团圆终结。这种恋爱
故事,写人与人的,有阿宝、陈云栖,瑞云、连城、阿绣、王桂庵、寄生等。
写人与鬼的,有聂小倩、鲁公女、梅女、伍秋月、湘裙等。写人与狐的,有
娇娜、青风、婴宁、莲香、红玉、辛十四娘、长亭、素秋等。写人与仙的,
有嫦娥、云萝公主等。此外又写人与昆虫禽鸟,以及花木的精灵恋爱。而这
些精灵,大抵是女的。例如《竹青》写乌鸦,《莲花公主》、《绿衣女》写
蜂,《花姑子》写獐,《阿纤》写鼠,《香玉》写牡丹,《黄英》写菊,《荷
花三娘子》写荷花,《白秋练》写白鲤。所以这部书,大部分是写恋情的。
作者在这些故事中,用人间现实作背景,通过了这些恋情的描写,反映出社
会上的人情事态,作者特别喜欢歌颂一些痴情的人,像《阿宝》中的孙子楚,
《连城》中的乔生,《香玉》中的黄生,《阿绣》中的刘子固,《陈云栖》
中的真毓生,《白秋练》中的慕蟾宫。这一些青年男子,都是情种,为了爱
情,可以断掉自己的指头,可以剜却自己的心头肉,甚至能够为情而死,为
情而生。作者所最痛恶的,是那些“始乱之而终弃之”的渔色之辈。在《窦
氏》篇中,写地主南三复对一农家女子的负心,终于为冤鬼作弄,死于非命。
至于封建社会中的一夫多妻制,作者并不反对,有时对于不妒的女子,还加
以赞扬,像《陈云栖》、《莲香》、《邵女》等篇。特别像邵女,竟甘心作
妾,受大妇的虐待,毫无怨尤。

  聊斋表达了佛家思想,蒲松龄是相信轮回的,他在这书的《序》中讲:
“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瞿昙,偏袒入室。药膏如钱,圆黏乳际。寝而松生,
果符墨志。且也少赢多病,长命不犹。门廷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
钵。每搔头自念,母亦面壁人果是吾前生耶?”
在《聊斋》中这类轮回的故事很多,如记邵士梅蒋太史的轶事之类。其次是
相信果报,像《西湖主》,因为陈弼教救了猪婆龙,后来娶了她的女儿。《花
姑子》写辛幼舆因喜放生,后得与花姑子结婚。这说明种了善因,一定会得
到善报。《江城》中写高生因前生害了一个长生鼠,后来转生为他的妻子,
对他备加荼毒。这说明种恶因必得恶报。同时《聊斋》中屡屡说明诵经可以
消灭罪愆,林四娘因每夜辄起诵准提金刚诸经咒,最后得到了转生。鲁公女
让张于旦为他代诵金刚经一藏数,后来得到了转生,并与张成了夫妇。

  聊斋也表达了道家思想,《细柳》篇写细柳喜读相人书,对求婚的一定要
求亲见其人,但终碰不到理想的配偶。她父亲责备她,她说:“我实欲以人胜天,
顾久而不就,亦吾命也。”后来嫁给了高生,终于很早就守了寡。特别是《邵
女》篇写女主人公少年喜读内经及冰鉴书,择婚屡不就,后竟自愿嫁给柴某
作妾,备受大妇虐待,竟至以赤铁烙女面,以针刺女肋。她丈夫就看不惯,
要找她大妇算账,可是她反而劝她丈夫道:“妾明知火盆而故蹈之,当嫁女
时,岂以君家为天堂耶!亦自顾命薄,聊以泄造化之怒耳。安心忍受,尚有
满时。若再触焉,是坑已填而复掘之也。”,这是一种宿命论。
  与鬼神思想有着密切联系的,就是数术。《聊斋》中写占卜的应验的,
有《促织》、《钱卜巫》,写堪舆的应验的,有《姊妹易嫁》、《堪舆》,
写相术的应验的,有《陈云栖》、《细柳》等。

  就时代思潮与文艺思潮来说,在明代中叶的时候,思想上由于程朱一
派理学的日趋没落,王阳明的新儒学遂代之而起,反对生活上的形式主义,
要求自我的觉醒,与个性的解放。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上,就产生反对诗文
的形式主义,而主张“发抒性灵,信腕直寄。”这种运动,开始于徐文长,
继之而有李卓吾,到袁宏道兄弟而成为一种巨流。当时有名的戏曲作家汤显
祖和稍后的拟话本的作者冯梦龙,以及比蒲松龄稍早的金人瑞,都是属于这
种思潮中的人物。即如晚明人论人,提出“癖”和“痴”这两个字。所谓“癖”、
“痴”就是一个人爱上了什么,就不惜为它牺牲一切,就其特别喜欢某种事
物来说,这是“癖”。就其酷爱某种事物的情感达到最高的程度来说,就是
“痴”。袁宏道与潘景升书中说:“世人但有殊癖,终身不易,便是名士”。
他平生喜欢山水,在《游华山别记》中说:“余至华荫,与朱武选非二约,
索犯死以往。”这都说明了他是如何痴。汤显祖《牡丹亭》,写杜丽娘为情
而死为情而生,在爱情上是如何的痴。蒲松龄继承了这种精神,特别加以提
倡。在《聊斋》中用很多人物形象,来表现这个痴字。有情痴(《阿宝》中
的孙子楚),有书痴(《书痴》中的郎玉柱),有石痴(《石清虚》中的邢
云飞),有鸽痴(《鸽异》中的张功量),作者大力在表扬痴,歌颂痴。
与提倡痴的同时,就是主张情感的真挚,反对虚伪的形式主义。这与反
理学思想是一致的。《聊斋》中的《乐仲》篇,写乐仲是一个天性纯笃,但
生活上不拘细节的人。平生虽嗜酒好饮,但终于悟了道,成了佛。作者在篇
后论道:“断荤戒酒,佛之似也。烂漫天真,佛之真也。”这个话,就很像
晚明人说的。这种反对生活行动上的虚伪与矫饰,《聊斋》以后,《红楼梦》、
《儒林外史》也都是如此。这种追求个性的自由与解放,正是市民阶级的进
步思想。

  就渊源而论,《聊斋》在内容、结构、以及语言都直接继承了唐宋人的
传奇,但同时受有《左》、《国》、《史记》韩柳文的影响也很大。就传奇说,
蒲松龄大抵本着唐宋人的写作精神,而又加以发展。即如狐狸幻化,而且品质
过人,沈既济的《任氏传》,实开其端。《聊斋》因之,加以推广,不只写狐,
进一步写木魅花妖的幻化,在品质上也往往有过人之处。此外又如仿沈既济的
《枕中记》,而作《续黄粱》;仿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而作《莲花公主》;
仿白行简《三梦记》,而作《凤阳士人》;仿李朝威的《柳毅传》,而作《织成》。
至于《左》、《国》、《史记》,本是中国记叙文的典范之作,汉以后的散文
作家,很少不受它们影响的,特别是《史记》的影响更大。《聊斋》中叙述鬼怪,
受《左传》影响非常显明,至于传述人物特别是侠客义士,又多仿《史记》。至
每篇末缀以“异氏史曰”云云,写出个人对这篇人物故事的看法和态度,而予
以赞扬或抨击,这又是本于《左传》的“君子曰”与《史记》“太史公曰”
的笔法。至于民间文学的传统,《聊斋》也一样的是加以继承了的。它之受
过去平话和章回小说的影响,我们姑且不说,单就里边四百多篇的故事而论,
就有不少是流行于民间的神话、历史传说和人情故事。作者收罗了这些东西,
进行了加工,因而才那样的丰富多采。所以《聊斋》可以说是民间创作,与
文人创作集中会合后的产物。当然作者并不是纯客观地复述这些故事,乃是
有意地借这些故事来宣泄个人对现实不满的抑郁不平之气,当然有些也代表
了当时广大人民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批判现实的精神,实继承了中国古典文
学(从文人创作到民间创作)的优良传统,而加以发扬了的。就其思想与艺
术而论,比诸唐宋人传奇,而不愧为“出蓝”之作!

  聊斋流行后,直接模仿它的,有沈凤起的《谐铎》和邦额的《夜谭随录》,
以及王韬的《淞隐漫录》。但每况愈下,不像《聊斋》能为多数读者所喜爱了。
另外一些著名的章回小说,也都多少受有它的影响,即如《红楼梦》写儿女之情

的地方是比较多的,在这方面《聊斋》也很擅长。因而《红楼梦》中某些描写,

很显然的可以看出是脱胎于此书。即如六十四回贾琏向尤二姐挑情的一段,和

《聊斋》中《王桂庵》篇写桂庵与舟中女子挑情一段极其相似。另外第十二回

写道人给贾瑞一个风月宝鉴一段,和《聊斋·凤仙》篇写凤仙给她丈夫一面镜子

一段又极近似。这并不是说《红楼梦》抄袭了《聊斋》,而是说明古代的大作家

如何向前人学习,而加以发展变化。至于《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镜花缘》

中对海外各种国度的想像,不成问题,都受有《聊斋》的启发。特别是清末林琴南,

更是学习了《聊斋》的写法,用文言文翻译了百部以上的外国小说,所以就中国

小说的发展来看,《聊斋》确实起着一定的承先启后作用。

 

【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