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还能活下去吗一文有感

(2014-05-10 22:03:24)
标签:

北京汉唐四明

医学研究院

健康国学

梁全龙

健康

分类: 医话

中医还能活下去吗一文有感

转载博客文章

    最近,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中医还能活下去吗》,就文中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章的主要观点是:目前老百姓看病已经很少选择中医了,中医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中医西化”,因此,作者提出了几条解决措施,核心是“把政策中所有西化的地方统统删去”,“做铁杆中医”,并且要“做好全民教育,普及中医等等。这些说法,和若干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中西医之争有很大的关系,看得出,作者本身就是一位“铁杆中医”,在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力挺中医。那么,这些看法究竟是否正确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中医的基础理论目前不能被现代科学所包容和解释

    挺中医派”一致认为,中医不仅仅是文化,它是一门科学。我们知道,科学,应该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既新的、现代的科学,必然是建立在旧的科学的基础上的牛顿经典力学,可以解释宏观、低速状态下的物体运动,但是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接近光速),经典力学就失效了,必须以相对论进行阐释,而在微观世界里,又必须以量子力学进行解释。这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逐步发现的规律,但是,从哲学的角度讲,无论是宏观、微观,低速还是高速,只是一个“量”的问题,是由“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产生的“质变”,因此,从理论上说,其本质还是一样的,也应该有一个更高的理论可以包容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就是爱因斯坦一直坚持存在一个“统一场论”的原因回到中西医之争,不管是“中医领先于西医”,还是“西医领先于中医”,其实质就是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之间的问题,按理说,两个理论应该可以互相包容解释。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中医现象,反过来也一样,中医理论也无法解释现代医学。例如,中医“经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经络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什么切掉了四肢,经络被破坏了,人体的生理不受影响呢?中医说的“三焦”又是什么?中药为什么会“归经”?“气”是什么东西?众说纷纭,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折服所有研究者的统一理论出现。

    中医基础理论不能为现代医学理论所包容,必然导致中医的教学不可能大面积、标准化的实施。

    中医的理论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这就必然导致标准化无法产生。因此,中医就具有了很明显的“经验性”老百姓看病都知道,看中医要看老中医,为何?老中医有经验,疗效好。名老中医是很抢手的,问题是,能让名老中医为您治病的几率又有多高呢?这也就是为什么政府总是偏向西医的原因,政府要的是规模效应,它一般不会过于关注个体的疗效,只求在大的范围内收到效果就可以了。因此,从国民政府时期开始,汪精卫、余云岫就开始鼓吹废除中医,建国后的卫生部也偏袒西医,这些都是有原因的。

 

    中医的“整体观”并不是万能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 鲁迅先生的经历,鲁迅先生因为牙出血,被中医诊断为“肾亏”,值了两年,喝了无数的药也治不好,而年纪轻轻的就“肾亏”,是鲁迅备受责难。两年后,鲁迅到了日本,在一家牙医诊所,刮掉了一颗牙石,牙出血就好了,只花了一元钱。这个经历让鲁迅先生从此鄙视中医。由此可见,中医的“整体观”并不是万能的,中西医各有长处,不能片面的强调某一方,该整体的时候要整体,该局部的时候要注重局部。

    4、中医说的疗效一般来说的确比西医慢

    现代社会的节奏比古代要快的多,这也是中医日渐式微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说,某人得了感冒,按照中医的治疗方法,没有个七八天的调理恐怕不能痊愈,问题是,现在的单位和企业,有哪一个能允许你因为一次感冒就在家休息七八天呢?这是很不现实的。西药的特点就是快,这是无法否认的。

    5、西药有毒副作用,中药同样也有,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不详谈了回到开篇的问题,那么,中医还能活下去吗?中医要活下去,又该怎么样呢?

   我的观点如下:  坚持中医的特点是没有错的,但发展中医,不能“把政策中所有西化的东西统统去掉”,恰恰相反,应该在发扬中医特点的基础上,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坚持中西医结合,才能够在实践中逐步弄清楚中医疗效的理论依据,揭露中医现象的理论实质,才能更好的推动中医学的发展,使中医尽快摆脱“经验医学”的束缚。

    2、发扬中医的长处,例如,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方面疗效显著,那就应该深入钻研这一方面的治疗手段,而不是硬要去与西医比速度,简单的说,就是是扬长避短,在中医有优势的方面,要做“铁杆中医”,在没有优势的方面,不要硬要去和西医争长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

    3、充分的与西医互补,切实的增强疗效。

    4、杜绝虚假、夸大的宣传。目前,国内的中医宣传,不是做得不够,而是做得过火了,养生书籍遍地开花,“大师”到处都是,而这些东西,真正有用的又有几个?长此下去,老百姓受骗上当之后还能再信任中医吗

    其实,只要踏踏实实的在中西医互补的基础上研究、发展,我认为,中医还是可以活下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