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十二)

(2012-09-13 20:23:53)
标签:

北京汉唐四明

医学研究院

梁全龙

健康

分类: 专业知识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十一)

    <目录>卷之九\三因心痛总治

    <篇名>蜜附汤

    属性:治心腹疼痛,或吐或泄,状如霍乱。及疗冒涉湿寒,贼风入腹,拘急切痛。

    附子(生去皮脐,切作四片,以白蜜煎令附子变色,以汤洗去蜜,切,半两) 桂心 芍药 (各三分) 甘草(炙,四钱)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姜五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大便秘结 ,入白蜜半匙,同煎。

<目录>卷之九\三因心痛总治

<篇名>麻黄桂枝汤

属性:治外因心痛,恶寒发热,内攻五脏,拘急不得转动。

麻黄(去节,汤浸,焙干) 桂心 白芍药 细辛(去苗) 干姜(炮) 甘草(炙,各三分)半夏(汤洗七次) 香附(炒去毛,各半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盏半,姜五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大便秘,入大黄如 博棋大两枚煎。

 

<目录>卷之九\三因心痛总治

<篇名>加味小建中汤

属性:治心腹切痛不可忍,按轻却痛,按重则愈,皆虚寒证,服热药并针灸不瘥,此药主之。

桂心(三分) 甘草(炙,半两) 白芍药(一两半) 远志(去心,半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入饧糖一块如皂 荚子大,煎令熔,食前温服。

 

<目录>卷之九\三因心痛总治

<篇名>鸡舌香散

属性:治心腹卒痛。安胃进食,调冷热,定泄泻,老少通用。

丁香(一百枚) 甘草(半两) 高良姜(一两) 白芍药(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陈米饮调下,空心食前服。王启玄子序云∶初余为禁队,因此 证处与御医,使令施用,后至富贵,乃由此始。

 

<目录>卷之九\三因心痛总治

<篇名>诃子散

属性:治心脾冷痛不可忍,一服见效;及老幼霍乱吐泻,其效如神。

诃子(炮去核) 甘草(炙) 浓朴(姜制炒) 干姜(炮) 草果(去皮) 陈皮 良姜(炒) 茯苓 神曲(炒) 曲 (炒,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候发刺不可忍时,用水一盏,煎七分,入盐服;如速则盐点。

 

<目录>卷之九\三因心痛总治

<篇名>九痛丸

属性:治九种心痛∶虫痛、疰痛、风痛、悸痛、食痛、饮痛、冷痛、热痛、往来痛。

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在心胸,并冷肿痛,上气,落马坠车,瘀血等疾。

附子(三两,炮去皮脐) 野狼毒(炙香) 巴豆(去皮心膜,炒秤,一两) 人参 干姜(炮) 吴 茱萸(浸洗,各一两,炒)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空腹温酒下三丸;卒中恶心痛,不能言,服三丸。

 

<目录>卷之九\三因心痛总治

<篇名>苏合香丸

属性:治传尸骨蒸 ,肺痿疰忤鬼气,卒心痛,霍乱吐利时气,鬼魅瘴 疟,赤白暴利,瘀血月闭, 癖疔肿,惊痫,鬼忤中人,小儿吐乳,大人狐狸等病方。

苏合香油(入安息香内) 薰陆香(别研) 龙脑(各一两) 白术 丁香 朱砂(研,水飞)

青木香 白檀香 沉香 乌犀(镑) 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 香附子(去毛)诃子(煨去核) 麝香 荜茇(各二两)

上为末,用安息香等膏同炼蜜旋丸,如梧子大。早朝井花水温冷任意化下四丸;老人小 儿一丸,温酒化服亦得。辟邪用蜡纸裹一丸,如弹子大,缝袋盛带之。

 

<目录>卷之九\三因心痛总治

<篇名>撞气阿魏丸

属性:治九种心痛,五种噎疾, 癖气块,冷气攻刺;及脾胃停寒,胸满膨胀,

腹痛肠鸣,呕吐酸水,丈夫小肠气,妇人血气血刺等。

阿魏(二钱半,酒浸一宿,以面为糊) 胡椒(二钱半) 甘草 茴香(炒) 川芎 青皮 陈皮 丁香皮(炒) 蓬术(各一两,炒) 缩砂仁 桂心 白芷(炒,各半两) 生姜(四两,切作片,用 盐一两淹一宿,炒黑色)

上为末,阿魏糊为丸,如鸡头大,每药一斤,用朱砂七钱为衣。丈夫气痛,炒姜盐汤下 二粒至三粒;妇人血气,醋汤下;常服,茶、酒任下二粒,并嚼细咽,食前。

 

<目录>卷之九\三因心痛总治

<篇名>仓卒散

属性:治气自腰腹间,挛急疼痛,不可屈伸,腹中冷重如石,痛不可忍,白汗如洗, 手足冰冷,久不瘥,垂死方。

山栀子(四十九个,连皮烧半过)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一小盏,入盐少许,煎七分,温服。又治胸痞切痛。

\x失笑散\x (方见前疝门)

 

<目录>卷之十

<篇名>劳瘵叙论

属性:夫骨蒸、复连、尸疰、劳疰、虫疰、毒疰、热疰、冷疰、食疰、鬼疰

等,皆曰传尸者,以疰者、注也,病自上注下,与前人相似,故曰疰。其变有二十二种,或 三十六种,或九十九种。大略令人寒热盗汗,梦与鬼交,遗泄白浊,发干而耸,或腹中有块 ,或脑后两边有小结核,连复数个,或聚或散,沉沉默默,咳嗽痰涎,或咯脓血,如肺痿、 肺痈状;或复下利,羸瘦困乏,不自胜持,积月累年,以至于死,死后乃疰易傍人,乃至灭 门者是也。更有蜚尸、遁尸、寒尸、丧尸、尸注等,谓之五尸,及大小附着等证不一。知其所苦,无处不恶,乃挟诸鬼邪而害人。以三因收之,内非七情所忤,外非四气所袭,虽若丽 乎不内外因,奈其证多端,传变迁移,难以推测。故自古及今,愈此病者,十不得一,所谓狸骨、獭肝、天灵盖、铜鉴鼻,徒有其说,未尝见效,唯膏肓俞、崔氏穴,若闻早灸之,可 否几半,晚亦不济也。近集得经效方,有人服之颇验,谩录于下,余缺以俟明哲。

 

<目录>卷之十

<篇名>劳瘵诸证

属性:病者憎寒发热,自汗面白,目干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其传在肝;病者憎寒 发热,面黑鼻燥,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复泄泻口疮,其传在心;病者憎寒发热,面青唇 黄,舌本强,不能咽,饮食无味,四肢羸瘦,吐涎沫,传在脾;病者憎寒发热,面赤鼻白, 干燥毛折,咯嗽喘急,时吐白涎,或有血线,传在肺;病者憎寒发热,面黄,耳叶焦枯,骨酸痛,小便白浊遗沥,胸痛,传在肾。所谓劳蒸者,二十四种,随证皆可考寻。毛折 发焦,肌肤甲错,其蒸在皮;外人觉热,自反恶寒,身振 剧,其蒸在肉;发焦鼻衄, 或复尿血,其蒸在血;身热烦躁,痛如针刺,其蒸在脉;爪甲焦枯,眼昏,两胁急痛,其蒸 在筋;板齿黑燥,大杼酸疼,其蒸在骨;背膂疼痛, 骨酸 ,其蒸在髓;头眩热 闷,口吐浊涎,眼多眵泪,其蒸在脑;男子失精,女子白淫,其蒸在玉房;乍寒乍热,中脘 与膻中烦闷,其蒸在三焦;小便赤黄,凝浊如膏,其蒸在膀胱;传道不均,或秘或泄,腹中 雷鸣,其蒸在小肠;大腹隐痛,右鼻干疼,其蒸在大肠;口鼻干燥,腹胀,睡卧不安,白汗出,其蒸在胃;口苦耳聋,胁下痛,其蒸在胆;里急后重,肛门涩闭,其蒸在回肠;小腹

痛,筋脉纵缓,阴器自强,其蒸在宗筋;眼昏泪下,时复眩晕,躁怒不常,其蒸在肝;舌焦 黑,气短烦闷,洒洒淅淅,其蒸在心;唇干口疮,胸腹胀闷,畏寒不食,其蒸在脾;咳嗽喘 满,咯痰吐血,声嘶音远,其蒸在肺;耳叶焦枯,香港脚酸疼,起居不得,其蒸在肾;情想不 宁,无故精泄,白物绵绵而下,其蒸在右肾;心主胞络,心膈噎塞,攻击疼痛,俯仰烦冤, 其蒸在膈。诸证虽曰不同,其根多有虫啮其心肺,治之不可不绝其根也。

 

<目录>卷之十\劳瘵治法

<篇名>取劳虫方

属性:青桑枝 柳枝 石榴皮 桃枝 梅枝(各七茎,每长四寸许) 青蒿(一小握)

上用童子小便一升半、葱白七茎去头叶,煎及一半,去滓,别入安息香、阿魏各一分, 再煎至一盏,滤去滓,调辰砂末半钱、槟榔末一分、麝香一字,分作二服调下,五更初一服 ,五更三点时一服,至巳牌时,必取下虫。色红者可救,青者不治。见有所下,即进软粥饭 ,温暖将息,不可用性及食生冷毒物。合时须择良日,不得令猫犬、孝服、秽恶、妇人见。

 

<目录>卷之十\劳瘵治法

<篇名>神授散

属性:治诸传尸劳气杀虫方。得之清源郡王府。

川椒(二斤,择去子并合口者,炒出汗)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汤调下。须痹晕闷少顷;如不能禁,即以酒糊为丸,如梧子 大,空心服三五十丸。昔人尝与病劳妇人交,妇人死,遂得疾。遇一异人云∶劳气已入脏, 遂与此方,令急服二斤,其病当去。如其言服之几尽,大便出一虫,状如蛇,自此遂安。续 有人服之,获安济者多矣。

 

<目录>卷之十\劳瘵治法

<篇名>润神散

属性:治劳瘵憎寒,发热口干,咽燥自汗,疲剧烦躁。

人参 黄 甘草(炙) 桔梗 麦门冬(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不以时。自汗,入淡竹叶、小麦同煎。

 

<目录>卷之十\劳瘵治法

<篇名>温金散

属性:治积劳,咳嗽喘闷,咯痰中有血。

甘草(生用) 黄芩 桑白皮 防风(去叉) 杏仁(去皮尖,以五味各一两,米泔浸一宿

,取出握干,略炒) 麦门冬(一分,去心) 茯神(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入黄蜡一片如指大,同煎至七分,食后热服。

 

<目录>卷之十\劳瘵治法

<篇名>蛤蚧散

属性:治积劳久咳失音方。

蛤蚧(一对,去口足,温水浸去膜,刮了血脉,用好醋炙) 诃子(煨去核) 阿胶(炒) 熟

地黄 麦门冬(去心) 细辛(去苗)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末,蜜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含化,不拘时候服。

\x苏合香丸\x

治传尸、骨蒸, 、肺痿、疰忤、鬼气、心痛、霍乱、时气、瘴

疟等方。(方见九痛门)

此方盛行于世,大能安气,却外邪。凡病自内作,不晓其名者,服之皆效。最治气厥, 气不和、吐利、荣卫关格甚有神效。

 

<目录>卷之十

<篇名>疰忤中恶证治

属性:病者卒心腹胀满,吐利不行,如干霍乱状,世所谓冲恶是也。由人精神不全,心志多恐 ,遂为邪鬼所击,或复附着,沉沉默默,寝言谵语,诽谤骂詈,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 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人有起心,已知其肇,登高涉险,如履平地;或悲泣 呻吟,不欲见人,其状万端,如醉如狂,不可概举。此皆鬼神及诸精魅附着惑人,或复触犯 忌讳,土地神灵,为其所作,非有真实,但随方俗考验治之。方列于后。

 

<目录>卷之十\疰忤中恶证治

<篇名>还魂汤

属性:治卒中恶,感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知;或已死绝,口噤不开。去 齿下汤,或汤入口不下者,分病患发,左右捉,踏肩引之,药下复增,取尽一升,须臾立苏。

麻黄(去节汤,三两) 桂(去皮,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去皮尖,二百一十粒)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

 

<目录>卷之十\疰忤中恶证治

<篇名>桃奴丸

属性:治心气虚有热,恍惚不常,言语错乱,尸疰客忤,厌梦不祥;小儿惊痫,并宜服之。

桃奴(七枚,别研为末) 辰砂(半两,别研) 桃仁(十四枚去皮,麸炒,别研为末) 生玳瑁 (镑过为末,一两) 牛黄(别研碎,一分) 龙脑(别研,一分) 雄黄(用桃叶煮,水研飞取,三分) 黑犀(石上以水磨,澄去水,取细末,半两) 麝香(别研,一分) 安息香(一两,以无灰酒斟酌多 少研飞,去砂土,银器中入桃仁、琥珀熬成膏) 琥珀(别研,三分)

上为细末,和入前膏,丸如鸡头大,阴干,密器封闭,净室安置。煎人参汤研下一丸,食后临卧服。

\x苏合香丸\x

治卒中恶,忤疰。(方见九痛门)

 

<目录>卷之十

<篇名>蛊毒叙论

属性:江南闽中山间人,以蛇虺、蜈蚣、蜒蚰、虾蟆等百虫同器畜之,使其自相食啖,胜者为 灵以事之,取其毒,杂以菜果饮食之类以害人,妄意要福,以图富贵。人或中之,证状万端 ,广如治百蛊说,或年岁闻人多死。又有人家,香火伏事如家先者,亦谓之蛊,能病患,世 谓之蛊注;以姓类属五音,谓之五蛊。此皆边鄙邪僻之地,多有此事,中都则蔑闻也。

 

<目录>卷之十

<篇名>中蛊证治

属性:夫中蛊毒者,令人心腹绞痛,如有物啮,吐下血皆如烂肉。若不即治,食人五脏即死。

验之,令病患唾水,沉即是蛊。有人行蛊毒以病患,若欲知其姓名者,以败鼓皮烧作末,饮 服方寸匕,须臾自呼蛊家姓名,可语令呼唤将去则愈。治之亦有方。

 

<目录>卷之十\中蛊证治

<篇名>丹砂丸

属性:治蛊毒从酒食中着者方。端午日合。

辰砂(别研) 雄黄(别研,水飞) 赤脚蜈蚣 续随子(各一两) 麝香(一分)

上为末,糯米饮为丸,如鸡头大。若觉中毒,即以酒下一丸;蛇蝎所螫,醋磨涂之。

 

<目录>卷之十

<篇名>凡例

属性:凡诸蛊,多皆是假毒药以投之。知时,宜煮大豆、甘草、荠 汁饮之,通除诸药毒。

 

<目录>卷之十\凡例

<篇名>矾灰散

属性:治中诸毒物。

晋矾 建茶(各等分)

上同为末。每服三钱,新汲水调下。得吐即效,未知再作。

 

<目录>卷之十\凡例

<篇名>解毒丸

属性:治误食毒草,并百物毒。救人于必死。

板蓝根(四两,干者,净洗,日干) 贯众(一两,锉,去土) 青黛(研) 甘草(生,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梧子大,以青黛别为衣。如稍觉精神恍惚,恶心,即是误中诸毒,急取 药十五丸,烂嚼,用新汲水送下即解。此方传得异人京师陈道士。用水浸炊饼为丸,尤妙。

如常服,可三五丸,大解暑毒。

凡中毒,嚼生黑豆不腥,嚼白矾味甘者,皆中毒无疑。

 

<目录>卷之十\凡例

<篇名>青黛雄黄散

属性:凡始觉中毒,及蛇虫咬,痈疽才作,即服此,令毒瓦斯不聚。

上好青黛 雄黄(等分)

上为细末。新汲水调下二钱。

 

<目录>卷之十\蛇虫伤治法

<篇名>白芷散

属性:治恶蛇咬伤顿仆不可疗者。

香白芷

上一味为末。水调下,顷刻,咬处出黄水尽,肿消皮合。

 

<目录>卷之十\蛇虫伤治法

<篇名>白矾半夏散

属性:治蝎螫,痛不可忍。

白矾 半夏(各等分)

上为细末。酽醋调贴之。

 

<目录>卷之十

<篇名>五绝治法

属性:凡魇寐、产乳、自缢、压、溺五者,令人卒死,谓之五绝。

 

<目录>卷之十\五绝治法

<篇名>半夏散

属性:治魇寐卒死,及为墙壁竹木所压,水溺金疮,卒致闷绝;产妇恶血冲心,诸暴绝证。

半夏(七次汤洗去滑,不拘多少)

上为末。每一大豆许,吹鼻中即活。但心头温者,一日可治。

\x牡丹散\x

治产乳血晕,闷绝野狼狈。若口噤,则拗开灌之必效。(方见妇人门)

 

<目录>卷之十\五绝治法

<篇名>救自缢法

属性: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 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强,但渐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臾,可少桂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乃稍稍止。耳内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弥好。此法最善,无不活者。自旦至暮,虽冷亦可;暮至旦,少难。

 

<目录>卷之十\五绝治法

<篇名>救压死方

属性:以死人安着,将手袖掩其口鼻眼上。一食顷活,眼开,仍与热小便;若初觉 气绝,而不能言,可急劈口开,以热小便灌之。打扑闷绝者,亦用此。

夫压死折伤,唯礼法君子,守岩墙垂堂之戒,固无是事。然安车良马,时有跌足奔轮; 步砌临流,未免虚舟飘瓦。况行商征贾,捕猎鱼人,历涉既多,不测尤甚;其如冤雠加害,凶险劫持,打扑金疮,皆致枉夭,治之不可不急也。

\x鸡鸣散\x 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迮。凡是伤损,血瘀凝积,气绝欲死;并久积瘀血,烦 躁疼肿,叫呼不得,并以此药利去瘀血即愈。此药能推陈致新。(方见折伤门)

 

<目录>卷之十\五绝治法

<篇名>太岳活血丹

属性:治男子妇人,外伤内损,狗咬虫伤,驴马扑坠,手足伤折,一切疼痛,腹 中瘀血,刺胁筑心,及左摊右缓,走注疼痛,痈肿痔漏;妇人冷气入腹,血脉不通,产后败 血灌注四肢,吹奶肿痛,并宜服之。

花桑枝(取如臂大者,以炭火 赤烟尽,淬于米醋中,取出焙干,一斤 栗 (一斤,

栗蒲中心扁薄者,薄切晒干) 皂角刺(一斤,烧通赤,米醋内淬杀,焙干) 细墨(半斤,一半 用蓖麻三两乳钵内细研,涂墨上,涂尽用薄纸裹黄泥固济令干,以火五七斤 通赤,冷地上 盆盖两炊久;一半用醋化 砂二两涂尽炙干) 大黑豆(一斤,湿布揩去垢黑皮,焙干秤) 乱 发(二斤,皂角水净洗,用油二斤炒,频捻看脆即止) 乳香(四两,须滴乳通明者,细研入米醋 一碗熬熟)

上六味为末,入乳香膏内和,杵三千下,丸如弹子大;如乳香少,更入醋糊。痛者一服 一丸,轻者半丸,以无灰酒一盏、乳香一豆大,先磨香尽,次磨药尽,煎三五沸,临卧时温 服,以痛处就床卧;如欲出汗,以衣被覆,仍用药涂摩损处。忌一切动风物。应妇人诸疾,服 者更用当归末一钱,根据法煎服;有孕不得服。

 

<目录>卷之十\五绝治法

<篇名>接骨散

属性:治跌扑脚手,胫骨脆折。

水蛭(不拘多少)

上于新瓦上熬令香熟,勿令太过,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仍入麝香半钱服。折处不 可手触,药行良久,觉痛,折处渐痒,如蚁 之,遂要人捻揉骨折处相接,即用杉木皮 夹缚,两三日去之,骨全矣。

\x花蕊石散\x 治一切金疮,打扑伤损,猫犬咬伤。(方见失血门)

 

<目录>卷之十\五绝治法

<篇名>救溺死法

属性:灶中灰(两石)

上以灰堆聚,急将溺者埋灰中,从头至足,水出七孔,即活。

 

<目录>卷之十

<篇名>惊悸证治

属性:夫惊悸与忪悸,二证不同。惊悸,则因事有所大惊,或闻虚响,或见异相,登高涉险,梦寐不祥,惊忤心神,气与涎郁,遂使惊悸,名曰心惊胆寒,在心胆经,属不内外因,其脉 必动;忪悸,则因汲汲富贵,戚戚贫贱,久思所爱,遽失所重,触事不意,气郁涎聚,遂致 忪悸,在心脾经,意思所主,属内所因。或冒寒暑湿,塞闭诸经,令人忽忽若有所失,恐恐 如人将捕,中脘忪悸,此乃外邪,非因心病。况五饮停蓄,闭于中脘,最使人忪悸,治属饮 家。除饮悸与外内因所治各见本门,惊悸治方备列于后。

 

<目录>卷之十\惊悸证治

<篇名>温胆汤

属性: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 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 橘皮(三两,去白) 甘草(炙,一两) 白 茯苓(一两半)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个,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x镇心丹\x 大治惊悸。(方见狂证门)

\x小定志丸\x 治心惊胆慑。(方见健忘门)

 

<目录>卷之十\惊悸证治

<篇名>寒水石散

属性:治因惊心气不行,郁而生涎,涎结为饮,遂为大疾,忪悸损KT ,不 自胜持。少小遇惊,尤宜服之,但中寒者不宜服。

寒水石( ) 滑石(水飞,各一两) 甘草(生,一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则新汲水下,怯寒则煎姜枣汤下。入龙脑少许尤佳,小儿量岁与之。

 

<目录>卷之十

<篇名>自汗证治

属性: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 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或云浸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高疾走,因动 汗出,非自汗也。人之气血,犹阴阳之水火,平则宁,偏则病,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 如水热自涌;阳虚阴必乘,故发厥自汗,如水溢自流。考其所因,风暑涉外,喜怒惊恐涉内 ,房室虚劳涉不内外,理亦甚明。其间如 节、肠痈、香港脚、产蓐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 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如经脉别论所载,但原其汗所出处,初非自汗证也,不可不知。

 

<目录>卷之十\自汗证治

<篇名>正元散

属性:治下元气虚,脐腹胀满,心胁刺痛,泄利呕吐,自汗,阳气渐微,手足厥冷, 及伤寒阴证,霍乱转筋,久下冷利,少气羸困,一切虚寒,并宜服之。常服助阳消阴,正元 气,温脾胃,进饮食。

人参 白茯苓 白术(各三两) 黄 (一两半) 甘草(炙) 乌药(去木) 山药(姜汁浸炒) 附子(炮去皮脐) 川芎 干葛(各一两) 桂心 乌头(炮去皮尖,各半两) 红豆(炒) 干姜(炮) 橘皮(各三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个,盐少许,煎七分,食前冷服。自汗,加浮麦。

 

<目录>卷之十\自汗证治

<篇名>牡蛎散

属性: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 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

牡蛎(米泔浸去土, 取粉) 麻黄根 黄 (各一两)

上为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一方,为 细末,每三钱,水三盏,葱白三寸,煎一盏半,分三服。

 

<目录>卷之十\自汗证治

<篇名>麦煎散

属性:治荣卫不调,夜多盗汗,四肢烦疼,饮食进退,肌瘦面黄。

秦艽(二两) 柴胡(去苗,二两) 大鳖甲(二两,醋煮三五十沸,净去裙 ,别用醋涂炙黄) 干 漆(炒青烟尽) 人参 茯苓 干葛 川乌(炮去皮尖,各一两) 玄参(三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先用小麦三七粒,煎汤一盏,去麦入药,煎七分,食后温服,或临 卧服,如久患后,亦宜服此,以退其劳倦,调理经络。

\x桂枝汤\x 治伤风自汗。(方见伤风门)

\x却暑散\x 治伤暑自汗。(方见伤暑门)

\x防己黄 汤\x 治伤湿自汗。(方见风湿寒门)

 

<目录>卷之十\自汗证治

<篇名>止汗温粉

属性:用川芎、白芷、 本为末,各一分,入米粉三分,绵裹,扑体上。

 

<目录>卷之十

<篇名>消渴叙论

属性:夫消渴,皆由精血走耗,津液枯乏,引饮既多,小便必利,寝衰微,肌肉脱剥,指脉 不荣,精髓内竭,推其所因,涉内外与不内外。古方不原病本,但出禁忌,似属不内外因; 药中乃用麻黄、远志,得非内外兼并?况心虚烦闷,最能发渴,风寒暑湿,病冷作热,入于 肾经,引水自救,皆明文也。不知其因,施治错谬,医之大患,不可不知。

 

<目录>卷之十

<篇名>三消脉证

属性:渴病有三,曰消渴、消中、消肾。消渴属心,故烦心,致心火散蔓,渴而引饮。《经》 云∶脉软散者,当病消渴。诸脉软散,皆气实血虚也。消中属脾,瘅热成,则为消中。消中 复有三,有寒中、热中、强中。寒中,阴胜阳郁,久必为热中。《经》云∶脉洪大,阴不足 ,阳有余,则为热中;多食数溲,为消中;阴狂兴盛,不交精泄,则为强中。三消病至强中 ,不亦危矣。消肾属肾,盛壮之时,不自谨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年长肾衰,多服丹石 ,真气既丧,石气孤立,唇口干焦,精溢自泄,不饮而利。《经》云∶肾实则消。不渴而小 便自利,名曰消肾,亦曰内消。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真珠丸

属性:治心虚烦闷,或外伤暑热,内积愁烦,酣饮过多,皆致烦渴,口干舌燥,引饮 无度,小便或利或不利。

知母(一法,一两一分) 川连(去毛,一法,一两) 苦参(一法,一两) 玄参(一法无) 铁胤 粉(各一分,研) 牡蛎( ,一两一分) 朱砂(别研,二两) 麦门冬(去心) 天花粉(各半两) 金箔 银箔(二百片,一法白扁豆煮去皮一两)。

上为末,炼蜜入生栝蒌根汁少许丸,如梧桐子大,用金银箔为衣。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 ,先用栝蒌根汁下一服,次用麦门冬熟水下,病退,日二服。忌炙爆酒色,次投苁蓉丸补。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苁蓉丸

属性:苁蓉(酒浸) 磁石( 碎) 熟地黄 山茱萸 桂心 山药(炒) 牛膝(酒浸) 茯苓 黄(盐汤浸) 泽泻 鹿茸(去毛切,醋炙) 远志(去心炒) 石斛 覆盆子 五味子 萆 破故纸(炒) 巴戟(酒浸) 龙骨 菟丝子(酒浸) 杜仲(去皮锉,姜汁制,炒丝断,各半两) 附子(炮去脐,一个重六钱)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米饮下。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姜粉散

属性:治消中。多因外伤瘅热,内积忧思,喜啖咸食及面,致脾胃干燥,饮食倍常, 不为肌肤,大便反坚,小便无度。

生姜(研汁控粉) 轻粉

上搜匀。每服二钱匕,长流水调下,齿浮是效,次投猪肚丸补。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附子猪肚丸

属性:附子(炮去皮脐) 槟榔(不焙,各一两) 鳖甲(醋煮,各两半) 当归 知母 木香(炮) 川 楝(锉炒) 秦艽(去苗土) 大黄(酒蒸) 龙胆草 白芍药 破故纸(酒浸炒) 枳壳(麸炒去瓤,各半两)

上为末,分作三分,将二分入猪肚内,缝定,令蜜酒三升、童子小便五升同入砂钵内, 熬干烂,研细,入一分末,同搜捣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米汤下。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乌金散

属性:治热中。多因外伤燥热,内用意伤脾,饮啖肥腻,热积胸中,致多食数溲,小 便过于所饮;亦有不渴而饮食自消为小便者。

黄丹(炒) 细墨(烧,各一两)

上研匀。每服三钱,食后先用水一两碗嗽口,待心中热,索水,便以冷水调下。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烂金丸

属性:治热中消渴止后,将补精血,益诸虚,解劳倦,去骨节间热,宁心强志,安神 定魄,固脏腑,进饮食,免生疮疡。

大猪肚(一个) 黄连(三两) 蜜 生姜(各二两,研)

先将猪肚净洗,复以葱、面、醋、椒等,洗控干,用药同水酒入银石器内煮半日,漉出 黄连,洗去蜜酒令尽,锉研为细末,再用酒调成膏,入先洗猪肚内缝定,入银石器内水熬烂 ,研为膏,搜下项药∶

人参(二两) 黄 (四两) 五味子 山药 山茱萸 杜仲(去皮锉,姜汁淹,炒丝断) 石 斛车前子 鳖甲(醋炙) 熟地黄 新莲肉(去皮) 当归(各二两) 槐角子(炒) 白茯苓 磁 石( 碎,各一两) 川芎(一两) 沉香(半两,不焙) 麝香(一钱,别研入) 菟丝子(酒浸湿,研,五两)

上为末,用猪肚膏搜和得所,膏少则添熟蜜,杵数千下,丸如梧子大。食前温酒、糯米 汤任下五十丸。一法,有白术二两、阳起石一两。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石子荠汤

属性:治强中。多因耽嗜色欲,及快意饮食,或服丹,真气既脱,药气阴

发,致烦渴引水,饮食倍常,阴器常兴,不交精出,故中焦虚热,注于下焦。三焦之中,最为难治。

荠 石膏(各三两) 人参 茯神 栝蒌根 磁石( 碎) 知母 干葛 黄芩 甘草(各二两)

上为锉散。每用水三盏,腰子一个,去脂膜,黑豆一合煮至盏半,去腰子、大豆,入药 四钱,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服;下焦热,则夜间服。渴止勿服,次投补药。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黄连猪肚丸

属性:治强中消渴。服石子荠 汤差退,可服此补养。

黄连(去须) 粱米 栝蒌根 茯神(各四两) 知母 麦门冬(去心,各二两

上为末,用大猪肚洗极净,入药末缝定,甑中炊极烂,取出药,别研猪肚为膏,搜前药 得所,干即添少蜜,杵数千下,丸如梧子大。饮服五十丸,食前服。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胡桃丸

属性:治消肾,亦去内消。多因快情纵欲,极意房中,年少惧不能房,多服丹石;及 失志伤肾,遂致唇口干焦,精溢自出,或小便赤黄,五色浮浊,大便燥实,小便大利而不甚渴。

白茯苓 胡桃肉(汤去薄皮,别研) 附子(大者,一枚,去皮脐,切作片,生姜汁一盏蛤 粉一分同煮干,焙)

上等分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米饮下三五十丸;或为散,以米饮调下,食前服。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古瓦汤

属性:治消肾消中,饮水无度,小便频数。

干葛 天花粉 人参 鸡 (净洗焙干,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大钱,用多年古瓦碓碎,煎汤调下,不以时候服。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鹿茸丸

属性:治失志伤肾,肾虚消渴,小便无度。

鹿茸(去毛切,炙,三分) 麦门冬(去心,二两) 熟地黄 黄 鸡(麸炒) 苁蓉(酒浸) 山茱萸 破故纸(炒) 牛膝(酒浸) 五味子(各三分) 茯苓 玄参 地骨皮(各半两) 人参(三分)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米汤下。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远志丸

属性:治心肾虚,烦渴引饮,胸间短气,小便自利,白浊泄遗。

人参 白茯苓 川姜(炮,各半两) 牡蛎( 取粉) 远志(去心,姜汁制炒,各一两)

上为末,用苁蓉一两,酒熬成膏,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糯米汤下。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六神汤

属性:治三消渴疾。

莲房 干葛 枇杷叶(去毛) 甘草(炙) 栝蒌根 黄 (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小便不利,加茯苓。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子童桑白皮汤

属性:治三消渴病,或饮多利少,或不饮自利,肌肤瘦削,四肢倦怠。常服补虚止渴利。

童根桑白皮(即未多成者,去粗皮日干,不焙) 茯苓 人参 麦门冬(去心) 干葛 干山药 桂心(各一两) 甘草(半两,生用)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玄菟丹

属性:治三消渴利神药,常服禁精,止白浊,延年。

菟丝子(酒浸通软,乘湿研焙干,别取末,十两) 白茯苓 干莲肉(各三两) 五味子(酒浸 ,别为末秤,七两)

上为末,别碾干山药末六两,将所浸酒余者,添酒煮糊,搜和得所,捣数千杵,丸如梧 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空心食前服。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梅花汤

属性:治三消渴利神。

糯谷(旋炒作爆蓬) 桑根白皮(浓者切细,等分)

上每用秤一两许,水一大碗,煮取半碗,渴则饮,不拘时。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猪脊汤

属性:治三消渴疾。

大枣(四十九枚,去皮核) 新莲肉(四十九粒,去心) 西木香(一钱半) 甘草(二两,炙) 上用雄猪脊骨一尺二寸同煎药,用水五碗,于银石器煮,去肉骨,滤滓,取汁一碗,空 服任意呷服。忌生冷盐藏等物。以滓减去甘草一半,焙干为末,米汤调服,不以时。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八味丸

属性:治消渴小便多,以饮水一斗,利小便反倍之。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心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熟地黄(八两)

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食前服。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文蛤散

属性:治渴欲饮水不止。

文蛤(即五倍子,最能回津,《本草》在海蛤文甚失其性,识者当自知之)

上一味为末。以水饮任调方寸匕,不以时。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乌梅木瓜汤

属性:治酒食过度,中焦蕴热,烦渴枯燥,小便并多,遂成消中。兼治瘴渴。所谓瘴渴者,北人往南方瘴地,多有此疾。

木瓜干 乌梅(打破不去仁) 麦 (炒) 甘草 草果(去皮,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盏半,姜五片,煎七分,去滓,不以时候。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羊乳丸

属性:治岭南山瘴风热毒瓦斯入肾中,变寒热脚弱,虚满而渴。

黄连(不拘多少,为末) 生栝蒌根(汁) 生地黄(取汁) 羊乳(五羊乳、牛乳、人乳亦得)

上以三汁搜和为丸,如梧子大。每服米饮下三五十丸。一法,浓煮小麦粥饮下。

\x渴疾\x 有人根据山谷方,单用菟丝子酒浸透,直尔抄服甚效。亦有将黄 六两、甘草一两 ,作六一汤服之尤效。又渴人病愈,须预防发痈疽,宜服忍冬丸。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忍冬丸

属性:忍冬草(不以多少,根茎花朵皆可用,一名老翁须,一名蜜啜花,一名金银花,以洗净用之)

上以米曲酒于瓶内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晒干,入甘草少许为末,即以所浸酒为糊丸 ,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饮任下,不以时。此药不特治痈,亦能止渴,并五痔诸漏。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麦门冬煎

属性:治诸渴。

麦门冬(去心) 人参 黄 (各二两) 白茯苓 山茱萸 山药 桂心(各一两半) 黑豆(三 合,煮去皮别研)

上为末,地黄自然汁二碗、牛乳二盏熬为膏,丸如梧子。大麦煮饮下五十丸。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竹龙散

属性:治消渴

五灵脂(半两) 黑豆(半两,生去皮)

上为末。煎冬瓜子汤,调下二钱。

 

<目录>卷之十\三消治法

<篇名>澄源丹

属性:治三消渴疾神妙。

牡蛎粉 苦参 蜜陀僧 知母 水银(以白蜡半分结砂,五味各一两) 栝蒌根(一两半) 黄丹(一 两,与水银砂同研)

上为末,男子用雌猪肚一个,女人用雄猪肚一个,入药在内,以线缝定,用绳缚在新砖 上;别用生栝蒌根半斤,切碎同煮,早辰至午时,取药出,不用栝蒌根,只烂研猪肚和药为 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粒,食前米汤下,日三服,十日可去病根。

 

<目录>卷之十

<篇名>料简

属性:或云∶渴无外所因,且伤寒脉浮而渴属太阳,有汗而渴属阳明,自利而渴属少阴;及阳 毒伤寒,倍重燥盛而渴甚者,有中暑伏热累取不瘥而渴者,有瘴毒瓦斯染寒热而渴者,得非外 因?治法如《伤寒论》中,不复繁引。酒煮黄连丸治中暑热渴最妙。又有妇人产蓐去血过多 而渴者,名曰血渴,非三消类,不可不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