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茱萸

(2012-02-01 13:21:14)
标签:

北京汉唐四明

医学研究院

中医理论

辨证施治

健康

分类: 专业知识
吴茱萸

  吴茱萸,辛,苦,大热,归肝、肾、脾、胃四经,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临床常用寒滞经脉诸痛证,如寒疝腹痛、厥阴腹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及寒湿脚气肿痛。因其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作用,也常用于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呕吐泛酸或外寒内侵、胃失和降之呕吐。还用于脾肾阳虚、五更泄泻,取其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之效。

  然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又有小毒,故临床常用量为3~6克,轻浅之证或可获效,而阴寒重症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笔者根据清代吴师机“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用吴茱萸外治诸病,现简介如下:

  寒疝腹痛:吴茱萸30克,小茴、丁香肉桂细辛各10克。共研细末,陈醋调膏,贴于脐及痛处,每日一次。

  厥阴头痛:吴茱萸10克,川芎白芷、细辛、独活各6克。共研细末,陈醋调膏,贴于脐、百会穴,每日一次。

  虚寒痛经:吴茱萸10克,桂枝、当归、川芎、乳香没药各6克。共研细末,白酒调膏贴脐、关元、气海穴。经前一周开始,经来停用。

  胃寒呕吐:吴茱萸10克,生半夏、苏叶、旋覆花各6克。共研细末,以鲜生姜汁调膏贴脐、足三里(双)、涌泉(双),每日一次。

  五更泻:吴茱萸15克,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五倍子乌梅各10克。共研细末,陈醋调膏,贴于脐、足三里(双)、脾俞(双)、肾俞(双),每日一次。

  小儿咳嗽:吴茱萸6克,麻黄杏仁、细辛、干姜、五味子各3克。共研细末,以鲜生姜汁调膏贴脐、肺俞(双)、涌泉(双),每日一次。

  小儿哮喘:吴茱萸6克,明矾6克,沉香3克。共研细末,以鲜生姜汁调膏,贴脐及涌泉(双),每日一次。

  小儿流涎:吴茱萸6克,生南星3克.共研细末,陈醋调膏,贴涌泉(双)。

  小儿荨麻疹:吴茱萸6克,防风6克,蝉衣6克。共研细末,陈醋调膏,贴脐、曲池(双)、血海(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