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慎行
为官要谨慎。何谓谨慎?刚毅说:“行不放逸,语不宜泄,谓之慎。”(《居官镜·臣道》)就是一言一行,小心慎重。谨慎才能成就大事业,不谨慎则往往会召来祸患和失败。武则天《臣轨·慎密章》云:“夫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谋虑机权,不可以不密。优患生于所忽,祸害兴于细微。人臣不慎密者,多有终身之悔。故言易泄者,召祸之媒也;事不慎者,取败之道也。……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明代名臣薛瑄说:“圣贤成大事业者,从战战兢兢之小心来。”(《薛文清公从政录》)明汪天锡《官箴集要》卷上《正己篇·慎言语》云:“轻言戏谑最害事。盖言不妄发,则出言而人信之;苟轻言戏谑,后虽有诚实之言,人亦弗之信也。”
怎样才能做到谨慎呢?其一,要调查研究,深思熟虑。每遇到一件事情,都要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掌握充分而全面的情况,反复思考,得出解决的办法,没有疑间了,再付诸实施。正如宋人陈襄所说:“官司凡施设一事情,休戚系焉。必考之以法,揆之于心,了无所疑,然后施行。有疑,必反复致思,思之不得,谋于同僚。否则,宁缓以处之,无为轻举,以贻后悔。”(《州县提纲》卷一《疑事贵思》)清人张运青说:“处事当熟思审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治镜录集解》卷下)
其二,一言一行,事事都要谨慎。清人高廷瑶指出:“夫居官之要,莫要于谨言慎行。举止戒浮动,说话戒夸张。上官及朋友有事相商,不可漏泄,所谓几事不密则害成也。”(李庚乾《佐杂谱》卷上《总论》)清人文海认为:“‘慎’字所包甚广,不独刑罚之措施,钱谷之出纳,凡堂上之一喜一怒,署内之一言一动,俱有关系,不可任我性情。”(《自历言》)
其三,谨始慎终,时时都要谨慎。清郑端说:“事必谋始。莅事之初,士民观听所系,廉污贤否所基,作事务须详审,未可轻立新法,恐不宜人情,后难更改;持身务须点检清白,且不可轻与人交,恐一有濡染,动遭钳制,不但贿赂可以污人而已。”(《政学录》卷三)不仅要谨始,而且要慎终。正如元代名臣张养浩所说:“为政者不难于始而难于克终也。初焉则锐,中焉则缓,末焉则废者,人之情也。慎始如终,故君子称焉。“(《牧民忠告》卷下)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