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有可能导致早期先兆流产
(2011-05-26 17:46:59)
标签:
北京汉唐四明医学研究院健康国学梁全龙健康 |
分类: 研究院 |
肾虚有可能导致早期先兆流产
(不明处请咨询医生)
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脉通盛,男女之精适时相合,才能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体。《灵枢·决气》云:“两精相搏,合而成形。”男女双方生殖之精正常,并且得到肾气的推动,运行畅顺,是合成胎孕的必要条件。《女科正宗·广嗣总论》曰:“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男精壮意为正常的精液及性功能,女经调则是正常的月经及排卵。此时注意把握氤氲的佳期,阴阳和合,则受孕,《女科准绳·胎前门》引袁了凡之言:“凡妇人一月行经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于一时辰间……此的候也……顺而施之,则成胎也。”
《灵枢》曰:“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精合而形成,此形即精,精即形也,说明人体形成胚胎所禀受的先天之精,源于父精母血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因此,父母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着子代胚胎的质量及发育潜能,甚至决定以后生命体殒堕。若母体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不足,或后天失养,损伤肾气,如房劳过度、多次堕胎、生活失度、久病伤肾,以致女精不健;或父体先后天原因致男精不壮,或因男女双方皆不足,或近亲婚配,两精虽能相合,然先天禀赋不足,影响其发育,则不能发育成实。
肾系胞胎,母体病变,易致动胎
胞即子宫,是肾生理功能的体现。《素问·奇病论》曰:“胞络者系于肾。”肾与胞宫通过胞络直接联系。胞宫位置受肾气维系,孕后胞胎赖肾气以系,肾阳温煦,肾精滋养使其正常发育。赵养葵著《邯郸遗稿》:“两肾中具水火之属,冲任之根,胎元之所系。”《景岳全书》有“凡妊娠之数见堕胎者,必以气脉亏损而然……况妇人肾以系胞,而腰为肾之府,故胎妊之妇最虑腰痛,痛甚则坠,不可不防。”可见女性不论结胎、系胎、临产或产后恢复均以肾为基础、核心。笔者认为肾藏精气,为水润万物之根。胎元居于胞宫,除了靠胞脉输送肾精以滋养之,还须有肾阳的蒸腾方能实现对胎元的滋养,正如地水只有在地热的作用下能上升到土壤,使土含水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利万物生长。地热不足,土地干冷,了无生机。所谓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可知,胎元更赖于肾精气充养,又需肾阳的温煦固摄。如《女科要旨》引赵养葵所言:“肾中和暖,然后胎有生气。”
胎元在胞宫中受五脏气血的滋养而生长发育,如种子埋于地下,受天地和谐之气的滋养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肾藏精气,为脏腑之本,生命之源,气系胞胎。胚胎居母腹,能否正常发育成长,与母体肾精气充足密切相关。如《傅青主女科》指出:“夫胎也者,本精与血之相结而成,逐月养胎,古人每分经络,其实均不离肾水之养,故肾水足而胎安,肾水亏而胎动。”胞脉者系于肾,肾气盛,则孕后胞脉有力举固胎元,使胎无下坠之虑。肾气旺则胎固。母体或因先天肾气不足,多产伤肾,或房劳伤肾,或久病及肾,或孕后不节房事,导致肾精肾气匮乏,以致冲任虚衰,胎失所养,胎结不实,易成胎漏。如武叔卿所言:“妊娠日月未足,胎气未全而产者,谓之半产,盖由妊妇冲任气虚,不能滋养胎元,胎气不固。”